![【名家专栏】中共全球战略已穷途末路](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3/11/id14124076-Belt-And-Road-Initiative-Bolsters-Chinas-Africa-Ties-700x359.jpg)
【名家专栏】中共全球战略已穷途末路
The Epoch Times
减少对中东石油的购买力度,中共政权在这个地区的投资组合必然会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萎缩。中共的中东问题不仅仅事关石油生产国。近年来,中国与以色列的技术形成了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最近几周,由于中共政权拒绝给哈马斯贴上恐怖组织的标签,中国的这个优势已经开始缩小。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金融问题也给中国政府在中东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投资野心带来了明显的挑战。
除了在南海和东海大张旗鼓地展示海军和空军强势外,中共政权在非洲、中东以及欧洲和拉美地区不断寻求地区影响力。这种努力主要取决于两点:中共有多少资金可以用于海外投资,以及中共从每个地区购买了多少东西。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共在海外各地的购买和投资金额似乎是无限的。然而,近年来中共可利用的资金没有以前想像得那么多了。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中共领导层,他们将不得不越来越多地着手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中东是中共所有问题的中心,尽管并非问题的全部。在中东地区,中共政权取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外交成功,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中共为此沾沾自喜。在北京的策动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共充分利用了自己与这两个石油出口国都不是敌人的地位,左右逢源,很少有西方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事实上中共的优势主要在于它是这两个国家石油出口的主要买家。
然而,中共取得这个非凡外交成就所倚赖的石油购买力已经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问题的根源出自北京对莫斯科的偏袒和支持。由于乌克兰战争使俄罗斯失去了西方的能源市场,莫斯科开始向中国出售能源。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共对俄罗斯原油的购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然而中国一次只能使用这么多进口石油,尤其是在中国经济明显放缓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为了从俄罗斯盟友那里购买石油,中共不得不相应减少从中东地区的进口。去年,中共从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购买的石油总量几乎没有增长。有消息称,中共对于沙特的石油进口将减少11%。伊朗对中国的石油销售似乎保持了增长,这无疑是为了保持中共在该国的强大影响力,然而亦因为美国的制裁措施迫使伊朗提供折扣。
中共未来减少在中东购买原油的需求可能会加剧。目前,缺乏可用的管道限制了俄罗斯原油运往中国的石油数量。然而两国都在努力建设管道基础设施。除非地缘政治在这些设施建成后发生根本性变化,否则俄罗斯肯定会希望在中国销售更多原油,而中共政权的外交承诺也会迫使自身对俄罗斯遵守承诺。更重要的是,在地缘政治不确定的时代,与中共接收中东石油必须依赖海路相比,输油管道将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减少对中东石油的购买力度,中共政权在这个地区的投资组合必然会停滞不前,甚至逐渐萎缩。中共的中东问题不仅仅事关石油生产国。近年来,中共与以色列的技术形成了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最近几周,由于中共政权拒绝给哈马斯贴上恐怖组织的标签,中共的这个优势已经开始缩小。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金融问题也给中共政府在中东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投资野心带来了明显的挑战。
甚至在中共遭遇这些中东困局之前,中共政权强推的“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简称BRI)就已面临重重挫折。
“一带一路”倡议的许多参与国家均面临财政困难,因为中共选择支持的项目未能带来足以偿还贷款的回报。“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方开始将该倡议描述为“债务陷阱”。与此同时,无法偿还贷款也给中共的供款机构带来了强大的资金压力。中共当局不得不考虑收回投资。在“一带一路”项目实施的高峰时期,中国的项目支出每年高达1000亿美元,而到了2021年,“一带一路”倡议的590亿美元专款中只有29%到了参与方手中。今年,“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易额似乎最多只有800亿美元,尽管高于2021年的水平,然而仍远远不及该项目的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