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气候峰会:“淘汰煤炭”承诺缩水 中国与印度所扮演角色受质疑
BBC
格拉斯哥COP26气候峰会协议“淘汰煤炭”的承诺文字变成“减少”,世界排放大国中国和印度在其间所扮演角色受到多方质疑。
格拉斯哥气候峰会将印度和中国再次推到了聚光灯下。在印度牵头反对、中国随即声援后,COP26协议“缩水”——放弃了逐步“淘汰煤炭”的承诺。
最终,各国同意“逐步减少”而不是“逐步淘汰”使用煤炭,引发对世界能否将地球升温控制在摄氏1.5度以下的担忧。
峰会结束后,COP26主席阿洛克·夏尔马(Alok Sharma,又译岑浩文)说,“中国和印度必须讲清楚、他们对气候脆弱国家做了什么。”
但夏尔马还说,COP26协议是“划时代的”,“1.5度的目标仍然有望实现”。
前期的草案包括“逐步淘汰未减量煤炭”。“未减量”指的是那些未采用碳捕存技术(CCS)来抵消部分污染的燃煤,专家说,CCS可以大幅度减少排放。
峰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峰会之初,印度总理莫迪做出2070年实现排放净零、2030年前减排10亿吨、可再生能源份额提高到50%等承诺。
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大受欢迎。但现在看来,却和印度最后一分钟出手干预导致最终协议“缩水”形成鲜明对比。
和南部邻国印度素来关系紧张的中国,在最后谈判过程中成为德里坚定的盟友。
峰会原定于周五结束,但进入加时赛,直到周六深夜敲定协议。
在谈判的最后一天,中国再次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 CBDR)说。CBDR意味着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协议的国家有共同的责任来应对气候变化,但它们能力不同,考虑到这些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中国表示,应结合各国消除贫困的努力来看待它们为实现1.5度目标所做的努力。
印度赞同。印度环境部长亚达夫(Bhupender Yadav)质问,在发展中国家“仍需消除贫困”的情况下、“怎么能期待它们承诺逐步放弃煤炭和化石燃料补贴?”
“逐步淘汰未减量煤炭”一词引发了争辩。没有共识,就不会有最终协议;没有协议,就意味着格拉斯哥峰会失败了。
因此,人们看到,最后一次会议之前,主要的谈判代表扎堆磋商。那次会议将通过最终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