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见证廉署塑造香港文化 港人从此追求公义
The Epoch Times
“我告诉他们,大陆如果要反贪,其中一样要搞清楚的是‘公务员是官还是不是官’?香港叫公务员‘公仆’。如果你说他是官,那你很难反贪。观念的改变很重要。”
“当年的总督麦理浩爵士决心成立廉署反贪,是非常好的德政,如果香港不处理贪污问题,香港一定没得后来的繁荣。”
前廉政公署(ICAC)执行处总调查主任、大律师查锡我接受本报专访,回忆当年加入廉署的初心与经历。29年的从业经历,他见证廉署如何深深影响香港社会,从贪污成风到全球廉洁城市,也见证了港人在心中培养出追求公义价值观的过程。
近年香港社会发生很大变化,查锡我强调,廉署的成功需要整个社会配合,“如果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话,相信社会是需要公平公义的,我看不到有什么理由会走回头路。”
“我小时候因为家里很穷,我也做过小贩,在街边卖东西都要给黑钱,所以我非常认可贪污造成很多社会不公义的情况。我当年就很希望能够加入廉政公署。”
查锡我回忆,廉署第一任廉政专员姬达爵士经常说:“你们不是来做一份工,你们是来参加一场静默的革命。我们要将香港的贪污情况扭转,将香港变成一个廉洁城市。”
这个说法亦触动了查锡我的心。1976年,查锡我怀抱理想,加入廉政公署。
1960年代至1970年代,香港贪污情况严重影响民生,市民做事跟政府部门有关就需要付钱。除了影视剧上雷老虎等警察的包娼庇赌贪污严重外,甚至于救护员也要先索取茶钱才会送病人去医院,消防员也要先收钱才开水喉放水灭火。
后来葛柏案件触发了香港市民的强烈反应,葛柏是英国殖民地高级警官和贪污犯,曾任皇家香港警队外籍总警司,他在1973年6月成功潜逃英国,企图逃避警方对他涉嫌贪污受贿而展开的内部调查。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