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海觀瀾/綠營「大罷免」若得逞 台島恐陷災難深淵\朱穗怡
Ta Kung Pao
民進黨掀起的「大罷免」在島內鬧得沸沸揚揚。以目前的結果來看,該黨提交的罷免34名國民黨「立委」的提案已全部通過了第一階段連署,而國民黨提交的17份罷免民進黨「立委」的提案目前並未達到法定的連署人數,可見民進黨暫時佔了上風,這不僅對國民黨相當不利,也牽動着島內未來政局和兩岸關係走向。
所謂「大罷免」,是民進黨意圖奪取立法機構控制權的一次大規模政治運動。該黨通過罷免國民黨「立委」,然後進行補選,企圖獲得更多的「立委」席次,從而成為立法機構第一大黨,如此便能通過它想通過的任何法案,不受國民黨等在野黨的監督和牽制。所以,如果民進黨在「大罷免」中獲得成功,再次把控立法機構,不僅重創國民黨士氣,更對兩岸關係和台海局勢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最近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公布了嚴格限制兩岸交流的「17項策略」,但「台獨」意識強烈的賴清德顯然並不會滿足於此,其下一步恐怕會繼續朝「法理台獨」邁進,而要推動「法理台獨」,則必須要把立法機構拿捏在手中。這也是民進黨要發起「大罷免」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島內立法機構共有113席「立委」: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無黨籍2席。國民黨雖然只比民進黨多一席「立委」,但民眾黨在不少議題上都與國民黨大致相近,2席無黨籍「立委」的立場也傾向國民黨,所以泛藍陣營加上白營(民眾黨)有62席「立委」,人數佔絕對優勢,也有效地對民進黨當局進行了嚴格監督。去年民進黨當局提交2025年度總預算案,藍白陣營聯手刪掉了總預算中一些不合理的預算支出,即使如此,總預算案金額仍高達約29249萬億元(新台幣)創新高。但民進黨竟大肆抹黑在野黨,說「藍白『立委」刪掉部分預算不利民生」,並以此為藉口發起罷免國民黨「立委」的行動。
按照民進黨要掌控立法機構的圖謀,其「立委」席次必須過半,即57席「立委」,換言之,民進黨要在這次「大罷免」的補選至少獲得6席「立委」。如果民進黨提交的罷免34名國民黨「立委」的提案有一半能通過第二階段連署,將會有17個「立委」空缺名額需要補選,那民進黨要奪得其中6席,機會頗大,所以後續要高度關注第二階段連署,看民進黨的提案能有多少份獲得通過,通過的份數越多,奪得「立委」席次的機會就越大。以民進黨的「狼性」作風來看,它在第一階段連署已是來勢洶洶,第二階段必會乘勝追擊,窮盡一切手段通過更多的罷免提案。國民黨方面倘若不能有力反擊,恐會被民進黨無情碾壓,再次失去立法機構第一大黨的位置。屆時民進黨當局便會成為脫繮野馬,更加肆無忌憚地推行「台獨」,把台灣推向災難深淵。

多年前由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少林足球》有一句台詞充滿諷刺意味──「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都是我的人,怎麼跟我鬥?」最近有台媒用這句台詞來批評為推動大罷免而不擇手段的民進黨當局,可謂入骨三分。民進黨已掌握執政權,還企圖掌控立法權,圖謀通過罷免較多的國民黨「立委」,在補選中獲得更多的「立委」席次,從而奪取立法機構第一大黨的位置,如此便可為所欲為,通過任何它想通過的法案,包括為「法理台獨」鋪路。為達到此目的,民進黨當局必動用龐大的政治資源煽動「罷藍」(罷免國民黨「立委」)、打壓「罷綠」(罷免民進黨「立委」)。最近就傳出民進黨當局高官暗示警方要為支持罷免國民黨「立委」的團體舉行活動「開綠燈」,甚至還有地方檢察署大動作搜查國民黨地方黨部。此外,「中選會」被批評拖延公布通過罷免第一階段連署的民進黨「立委」名單。然而,這只是開始。在罷免案第二階段連署、第三階段投票的過程中,民進黨恐怕還會耍更多的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