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美媒抹黑香港的真正意圖\文兆基
Ta Kung Pao
自從部分西方國家疫情失控,於是打着所謂「與病毒共存」的旗號,美化自己破罐子破摔的行徑之後,部分外媒以及亂港分子,便一直攻擊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動態清零」防疫方針,藉此忽悠內地與香港一同仿效西方,大家一起在抗疫路上「躺平」,置人民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於不顧。
其中一種較常見的方法,便是透過炮製各樣所謂「調查」、「指數」,或者借一些亂港政客和所謂學者之口,聲稱香港再不放寬現行的防疫政策,便會損害香港的安定繁榮。例如:美國官方資助的「美國之音」,近日便在報道中引述「香港民意研究所」的所謂五大社會指標民調,稱繁榮指標為回歸以來新低,然後找來一些「前區議員」、所謂學者和關注組召集人,把問題歸咎於政府的防疫措施「收到最緊」云云。
香港的第五波疫情嚴峻,確實會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但是細看「香港民研」所謂調查的抽樣方法,便會發現他們的訪問對象,先把18歲以上的非粵語人口排除在外,而且調查的實效回應比率只有51.5%,再加上「香港民研」的反政府色彩一向鮮明,如此便衍生一個問題:立場跟「香港民研」相異的市民,究竟有多少人願意接受其訪問呢?這樣的所謂「繁榮指標」,能反映多大程度的事實呢?
為私利攻擊香港防疫策略
更何況,該報道及調查對於香港經濟的分析,根本是倒果為因。香港現時經濟受挫的最大原因,是因為第五波疫情;要令經濟復甦,就必須控制疫情,而收緊抗疫措施,正是盡快控制疫情和復甦經濟的必要之舉。西方國家飽受疫情折磨,即使政府多次放寬抗疫措施,經濟不也仍然面對巨大下行壓力嗎?這足以說明,疫情本身才是對經濟最大的威脅。
相反,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前,香港本地個案一度「清零」的期間,即使維持着一定的社交限制,但經濟和日常生活幾近復常,從中更可證明「外防輸入」的重要性,亦證明抗疫措施暫時性收緊,是「長痛不如短痛」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