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有為政府為民安居 有效市場為民樂業\吳志斌
Ta Kung Pao
早前舉行的香港書展,由中銀香港經濟與政策研究主管、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榮譽研究員王春新所撰寫的《捍衛居權——以新思維破解香港住房難題》一書頗受關注。根據王春新的介紹,此書首創了「安居負擔指數」(RBI,Residential Burden Index)這一概念,即根據聯合國所提出的「國民經濟核算標準」(SNA),來計算樓價漲幅與個體收入漲幅之比例。
運用新思維解決房屋問題
此外,該書還總結了全球房屋發展的三大類型:第一類是以歐美日為代表的「樓價增長遠低於收入增長」模式;第二類是以新加坡為代表的「樓價增長稍低於收入增長」(以政府主導的公共房屋為主)的模式;而第三類就是香港模式即樓價增長遠高於收入的增長,而且「居民收入永遠趕不上樓價增長」,是典型的投資/投機主導的虛擬經濟模式。
「香港居,大不易」。香港深陷「居住貧困」、「低端房屋」的問題久矣,如今在香港社會談及「居住正義」,恐怕不少人還會以為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笑話。2016年,香港著名文學家劉以鬯的作品《香港居》出版,首頁便赫然寫道:「香港人口稠密,最珍貴的東西,不是愛情,而是地產,為了這個理由,建築商不得不向高空發展了。縱然如此,香港『住』的問題,始終無法獲得合理理解。新建成的徙置大廈,比比皆是;然而人口簡單的家庭,卻是無法享受的。」
伴隨着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劏房、納米樓等畸形房型不斷推出,成為了社會基層不得已的被迫選擇。與此同時,香港房委會的最新數字顯示,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已增加至6.1年,創下了1998年以來的新高。而本年度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目則進一步下降,約有27600個單位。
從表面上看,香港「居住貧困」的問題是資本主義追逐利潤的極端化體現,即將民生剛需轉換為推動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的工具。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