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縱論/中國和美國拚的是「經濟韌性」\鄭永年
Ta Kung Pao
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玫瑰花園,宣布規模龐大的「對等關稅」政策。由於徵收的貿易夥伴太多,而且稅率各不相同,特朗普拿出一個大型圖表進行講解,演講現場還擺放更多圖表,詳列對各國各地區的稅率。
總體上,特朗普對亞洲國家稅率最高。經濟學界普遍認為,這是美國歷史上最激進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了,可謂是特朗普的「大爆炸」和「休克療法」,試圖通過向全球徵收關稅的方式迅速緩解特朗普所認定的美國面臨的問題。無論對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這一政策的影響無疑是爆炸性的。在特朗普宣布這一政策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S. Rogoff)告訴媒體,「他(特朗普)剛剛向全球貿易體系投下了一顆『核彈』」。
來自美國各界的警告
特朗普發動的全面關稅戰爭不僅對全世界帶來衝擊,對美國本身的壞消息也遠遠淹過了特朗普所提供的「好消息」。美國各界對美國經濟的預測可以說是「哀鴻遍野」,包括高通脹、滯脹、「特朗普衰退」、保護落後和孤立等。有些屬於預見和警告類型,而更多的則是實實在在的負面影響。
對特朗普的認知,傳統經濟學家們感到的是「無語」。特朗普認為,來自其他國家的商品,尤其是廉價商品,導致了美國製造業空心化或者去工業化。但他忘記了,這些商品同時也有助於美國控制通貨膨脹,對美國消費者來說,它們降低了物價。經濟學研究者們發現,儘管在過去數十年,美國中產萎縮,但他們的生活水準並沒有降低,這和美國進口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有關。
再者,特朗普表示美國進口的商品多於出口,這讓他感到憤怒。但是,他忘記了美國在服務業、「美元霸權」、知識產權出口等領域所獲得的巨大利益。實際上,服務業──包括金融、旅遊、工程、醫療等多個領域──構成了美國經濟的主要部分。2024年,這些服務出口為美國帶來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收入。很多受到美國商品關稅打擊的國家與美國之間在服務貿易上存在逆差。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這些國家包括加拿大、中國、日本、墨西哥以及歐洲大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