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港心/香港要避免「第二次產業空心化」\吳幼珉
Ta Kung Pao
上世紀80年代,香港生產線北移,經濟結構「脫工業化」,產業單一化,出現「外實中虛」的局面。對於一個經濟體來說,製造業是現代實體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而一旦某經濟體廢掉了製造業的「武功」,「別時容易見時難」,再工業化就難了。對當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而言,情況是那樣,香港亦然。現在,特區政府不是在積極推動「新型工業化」嗎?
香港社會實現由亂到治和新冠疫情過後,本地與內地人員往來更緊密了。應該說,這是大勢所趨;不僅是因為香港政治環境變了,更主要是基於經濟基礎和地緣條件,以及國家經濟蓬勃發展等因素,本地與內地經貿和人員交流必然會變得更緊密。以香港和鄰近的深圳為例,縱然香港特區實行「一國兩制」,兩地間有一條硬「邊界」,但深港「同城化」發展仍快於很多人的預料。這是大勢所趨,而香港要應適應這個轉變,把香港與國家融合的關係理順,促進本地的經濟和民生發展。
不能墮入一個惡性循環
近來,兩地人員頻繁往來卻也導致港人北上消費遠多於內地遊客南下消費,令不少本地餐飲業和零售業者叫苦連天。如果趨勢延續,甚至進一步惡化,香港的餐飲、零售等行業前景會變得暗淡,一些企業甚至可能結業,最終導致本地傳統服務業式微,香港便可能出現「第二次產業空心化」。本地第一次產業空心化主要發生在製造業,而第二次空心化則涉及服務業。
有人認為,超過750萬人居住在香港,他們總是要在本地購物、吃飯,對餐飲和零售的需求不會消失;而香港正在鞏固和發展「八大中心」,假設日後一些國際人士來港公幹或參加會議,他們在港從事公務活動,卻在深圳進行部分甚至大部分的消費,香港的服務業就會萎縮,導致相關投資減少,有技能的員工流失,反過來又會使服務質量進一步下降,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那並非危言聳聽,一些人現在已能看到有那樣的跡象。前車之鑒,香港社會對此應有所警惕,避免「第二次產業空心化」。
香港是一個國際都會,不是一條「街」,即一個集市,如金融街、科技街,又比如過去稱的四平街、澳門街等等;而香港既然是一個都會,需要有一整套服務業與之配套;不應對眼下的發展熟視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