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Back to News Headlines

專家解讀/提升公眾媒介素養 防範AI詐騙關鍵
Ta Kung Pao
在AI技術狂飆突進的當下,技術濫用引發的社會信任危機已成為全球性挑戰。專家強調,治理之道不僅在於技術防禦與法律規制,還要建構數字時代的社會契約。
「要實現技術與文明的共生進步,需要在技術上建立『數字身份證』的防禦,在法律規則上建立『警示標識』制度,在公眾教育上培育數字時代的『信息免疫力』。」南寧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梁穎濤告訴記者,唯有讓算法透明化、教育常態化、監管全球化,方能在技術浪潮中守住信任的底線。
「公眾媒介素養的提升是防範AI詐騙的關鍵。」梁穎濤以芬蘭「虛假信息狼人殺」課程為例,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識別AI生成內容,使青少年詐騙識別率大幅提升。梁穎濤建議,針對AI換臉詐騙黑色產業鏈,構建「法律+技術+行政」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
「AI換臉技術被濫用為詐騙工具時,其法律性質與傳統詐騙行為本質一致。然而,現行法律對AI深度合成技術的針對性規制存在滯後性。」廣西正大五星律師事務所律師羅珩指出,當前需盡快出台有關人工智能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技術開發者的安全防護義務、平台的內容審核責任,以及針對AI詐騙的量刑加重條款,例如將涉案金額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案件納入「情節特別嚴重」範疇。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