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論衡/為什麼說美國分化不了東盟?\鄭赤琰
Ta Kung Pao
第43屆「東盟峰會」將於今日至周四在印尼召開,世界注意到美國總統拜登不會出席峰會,只派出副總統參與。此前,前總統特朗普任內也三度缺席東盟峰會。這種情況,發生一次可以說是偶然,但連續兩位總統缺席,就成了必然有其考慮了。一般輿論傾向相信東盟外交堅持中立,不參與軍事結盟,對美國再三企圖拉攏東盟共同圍堵中國的「新冷戰」堅決不靠攏,於是美國試圖藉總統缺席來矮化東盟的國際地位。
這裏值得探討的問題是:美國此舉是自損國際地位,抑或是損害了東盟的國際地位?平情而論,東盟不盲從美國打壓中國,不等於全盤否定美國在東南亞的地位。對於在東南亞的貿易、投資、科技、金融等,美國還是數一數二的強國。可是美國更重視的卻是要東盟當自己的政治跟班,對東盟的經貿也不過是作為政治外交的工具而已!
美國總統不出席峰會也只是向東盟施壓手段之一,其他的手段也會接踵而來,最顯著的例子是想辦法分化東盟。已見到的例子是藉所謂維護菲律賓主權去對抗中國,並爭取到菲國總統馬科斯加強美菲軍事合作,擴大開放多座軍事基地供美軍使用。
東盟各國上過美國的「當」
除菲律賓外,越南也是美國想盡辦法拉攏的國家,只是越南戰爭的傷痕太深,越南不想再當美國圍堵中國的基地。泰國過去也曾是美國的軍事盟友,但越南戰爭後選擇走自己擅長的外交中立道路,共同推動成立東盟。
印尼方面,受美國扶持上台的蘇哈托全面採用軍事統治的高壓手段,最後也在1999年在東帝汶獨立的軍事對抗中,被美國與澳洲出賣,最終被迫下台。軍人政權也被一連四任的民選總統消化掉,美國想藉軍人奪權做其傀儡,已告難以下手。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