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Back to News Headlines

國際關係/歐洲何以對美國說不?\宋魯鄭
Ta Kung Pao
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後立即改變了拜登政府的外交路線。不但拋棄盟友還視之為對手,在價值觀、主權和貿易等領域發起對抗。尤其是對事關歐洲核心利益的安全問題上拋棄了烏克蘭,並接受俄羅斯開出的條件。
當然從特朗普的商人性格和地緣政治角度不難理解這種轉變:
價值觀和利益存在衝突
一是戰爭發生在歐洲,這並非美國的核心利益,它本就可進可退。二是在特朗普眼裏,歐洲就是佔美國利益的所謂盟友,和美國的敵人、對手並無本質區別。美國要麼放棄這些盟友,要麼強迫盟友們改弦易轍,補償美國的損失。三是陷入持久戰的烏克蘭已經變成無底洞,只有投入沒有收益,因此只能迅速止損。四是這場衝突對俄羅斯是生死之戰,自然全力以赴,絕不妥協。要想結束衝突就只能拋棄弱小的烏克蘭。五是經濟超越歐洲的亞太已經是世界財富和權力中心,美國轉向是必然的。
同樣的,如果僅從地緣政治角度,歐洲追隨美國的新政策也是最佳選擇:
一是歐洲自身的安全都要靠美國,更別說烏克蘭。美國退出,歐洲也無力填補力量真空。二是這場衝突發生在歐洲,從安全到經濟都造成了歐洲巨大損失。結束衝突也符合歐洲利益。三是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日益奉行單邊主義和「美國優先」,雙方已經在價值觀和利益上衝突,歐洲如果繼續支持烏克蘭,將和美國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這將使歐洲在大國博弈的世界中處於更不利的境地。不僅如此,衝突繼續將使得歐俄都不得脫身。這種形勢自然對中國最為有利。四是衝突結束後,歐洲可以改善和俄羅斯的關係,擺脫安全和能源上對美國的依賴,它的外部地緣空間得到擴大。畢竟對於大國,僅依賴一方是相當危險的。歐洲此次被美國甩在一邊就是極大的教訓。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