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學人側影 | 盧煜明院士科學夢的激情與靈感
Ta Kung Pao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盧煜明院士是享譽世界的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專家,他通過「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霉連鎖反應)檢測技術發現了孕婦外周血中存在遊離的胎兒DNA,並由此發展出一套新檢測技術來準確分析和度量孕婦血漿內的胎兒DNA,成功用於染色體疾病及遺傳病篩查,被譽為「無創性產前診斷之父」(NIPT,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該技術現已被全球90多個國家廣泛採用,每年惠及數百萬名孕婦。盧煜明是怎麼走上「NIPT」這條道路?又是怎麼發明和革新這項技術?我欣喜地與他相約傾談,近距離感受一名科學家成長路上的艱辛與迷人,領略他追逐夢想的激情與靈感。
少年埋下科學夢:立志加盟研究DNA
盧煜明出生在香港,父親是一名精神科醫生,母親是音樂教師,家中還有一名弟弟,小時候在香港跑馬地長大,就讀寶血幼兒園,當時班上有40名孩子,僅三名男生。小時候的他很頑皮,但還是進了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
母親希望盧煜明能像弟弟一樣也學習鋼琴,但他沒有興趣,更愛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他愛讀科學家傳記故事,小小年紀就看「Discover」 「Scientific American」等科學雜誌。父親發覺他的興趣,特別贈送一部佳能相機給他並配置暗房,讓他學習拍照和衝洗照片。由於拍照及衝洗照片,需要懂得光線調節、化學藥水配比,他很喜歡做這樣的實驗,從此攝影成了他的最早愛好。他對新款的相機非常着迷,每逢有新相機上市,他就寫信給各家相機公司,希望公司寄一本新款的「說明書」供他閱讀了解,遇上有不熟的單詞,就查字典。兩年多下來,他積累了不少科技詞彙,也喜愛寫像照相機說明書一樣圖文並茂的文章,小時候英文成績就相當不錯,在聖約瑟書院他進一步強化訓練英文,有時候會被老師請到黑板跟前用英文現場寫作,他每次都挑戰成功。
中學時,他被一本生物教科書(Biology: A Functional Approach)深深吸引,上面介紹了DNA雙螺璇結構,發現者是劍橋大學的兩位青年學者James Watson 和 Francis Crick,這引發了他對劍橋大學的無限憧憬,希望將來能入讀劍橋加盟研究DNA。他大學時申請了港大、斯坦福、劍橋大學,三間大學均錄取了,雖從未去過歐洲,但仰慕劍橋700多年的歷史及DNA研究的先河,毅然選擇了劍橋,1983年10月他戰戰驚驚來到了劍橋,開啟了追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