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唐僧这样的“野味”,为啥妖怪们最心仪的做法是蒸了吃?](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1/20210713/20210713_025/20210713_025_21703.jpg)
面对唐僧这样的“野味”,为啥妖怪们最心仪的做法是蒸了吃?
Beijing Daily
野味,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指猎取得来的做肉食的鸟兽”,这个定义似乎只强调了“山珍”的部分,没有包括“海味”,可能并不合理。俞为洁《中国食料史》一书几乎每章都包含了狩猎与捕捞两个部分,对应的正是一般意义上的野味。所以,笼统来说,或许可将非饲养的肉食来源统称为野味。 野味在中华食文化中并不占重要地位,这一点我们通过对明代“四大奇书”的考察亦可略窥一二。
明代《二郎搜山图》中,描绘了二郎神进山搜捕妖怪的场景,其中许多妖怪显出了动物原形。 梁山好汉为何不吃野味? 《三国演义》主要关注点在于军事与政治,本来就不太重视饮食,偶尔写到也只是故事进展的摆设,如第二十回“许田射鹿”中提及刘备射兔及曹操射鹿,仿佛戏剧中的道具,并非为食用准备;真正提及野味处,只有第六十九回管辂给赵颜所设之计中的鹿脯,但那是用来贿赂南斗、北斗星君之用的,可以理解为神仙所嗜之味,与普通人的食谱并无关系。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