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路難行 街市現金仍稱王
Ta Kung Pao
在特區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刺激下,過往甚少使用電子錢包的市民也開始「無現金化」的消費新常態。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0年至去年期間電子流動支付的使用率明顯上升,惟大部分合資格市民於7月收到今年第二期2,000元消費券後,當中不少人已用光光,無現金化生活是否仍持續?
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到多區的超市、地舖及街市了解,發現連鎖集團幾乎全都安裝電子支付繫統,惟聚集大量個體戶的地舖、街市,電子支付仍不是主流。
北河街電付工具 僅十佔其三
記者分別走訪了深水埗北河街戶外及公眾街市,以及入夥數個月的香港仔街市。其中,北河街戶外街市,不屬於政府公眾街市,該區又住有不少年邁長者,現金仍是最常用的交易工具。香港文匯報抽查該個戶外街市,十檔商戶當中僅兩個肉檔及一菜檔有安裝電子支付繫統,商戶分別採用「八達通」及「微信」支付繫統;但有安裝不等於客人也選用,記者現場統計,平均十名客人當中,只有一兩人使用電子支付。
現金族六佔其四 賣方稱更好
以已安裝八達通支付繫統的一個豬肉檔為例,記者駐足半小時,共6名客人惠顧該肉檔,當中兩人使用八達通卡付款,其餘則是現金族。負責人吳先生承認,約兩成客人使用電子支付,身為商戶,他坦言更喜歡客人用現金,理由是「現金找贖更快速」。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