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京华大地100处红色遗存,看我们如何“走红北京”
Beijing Daily
过完元旦刚上班,北京出版社的张编辑就打来电话:“《走红北京》一书明天(1月5日)印刷,10号装订完就送过来啦。”手机里传来的声音是那么洪亮,能听出他的心中充满喜悦。 说来真巧,“京畿红迹”第一期刊出的日期也是1月5日,只不过是去年的1月5日。寒来暑往,五色土编辑部的诸位同仁走遍京华大地的100处红色遗存,用脚步丈量革命先烈洒下鲜血和汗水的土地,用笔触讴歌前辈们的英雄事迹。京西山间萧克用过的马灯那微弱的亮光、堂上村曹火星谱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小方桌、京东鱼子山上战士们跨过的山脊……这些京畿大地上丰富的革命遗存,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走向一个个胜利。
去年6月29日,“京畿红迹”最后一期见报。大家紧绷了半年的那根弦终于松了下来,以为可以稍事休息时,北京出版社的领导拿着“京畿红迹”的报道找了过来。一番沟通,双方定下从100个红色地标中提炼出11条线路的方案,由五色土编辑部的编辑们再次采访,出版首部北京红色打卡地攻略的书籍。于是,大家再赴实地采访,开始“走红北京”。
在策划《走红北京——北京红色打卡地攻略》一书(下称《走红北京》)时,我们从100个红色地标中挑出48个,形成11条线路。从红色地标的年代特色来看,这些线路涵盖了党的初创期、成长期、抗日斗争期、解放战争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各区县均有涉及;从主要人物的行业分布看,有教师、作家、工人、农民、军人、地下情报人员、音乐家、医生……用大家在策划会上的“思想碰撞”来说,11条线路形成的《走红北京》一书,不但是一本实用性的红色打卡地攻略,而且有文史知识和作者见闻,与北京日报视觉新闻部的密切协作,使得本书图文并茂,富有可读性。此外,每条线路都制作有相关的短视频,读者扫码即可观看视频版,可谓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
“走红北京”的途中,一些编辑回想起往日的记忆,新旧对比,不免感叹随着社会的发展,红色地标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去过类似地方的读者们也有相同的感受。
去年夏至那天,年轻编辑曾子芊和摄影记者王海欣一同驱车前往门头沟区的斋堂,他们此行是补充采访并拍摄一些高清照片。暑热极盛,但阳光明媚,白云朵朵,和曾子芊上一次来斋堂时体验的寒冷阴雨截然不同。
算上这一回,她已然来过三次斋堂川了,也许和这片京西土地真是有些缘分吧。
第一次来斋堂,还是在2010年。彼时刚上大学的小曾,“山迢水远”地被拉来此地军训。大巴车在山道上蜿蜿蜒蜒地走了四个小时,晕头转向地下了车,却立即被斋堂的秀美风光所吸引。“还有记忆尤深的5公里拉练,一行人背着被子,步行来到红色之村马栏,那里有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当时太累了,脑子里只剩疲累,肯定未曾想过,十一年后,我会连着两次到斋堂,还会以脚步丈量的方式,再细细温习一遍京西热血抗战的历史。”曾子芊说,值得期待的是,等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完工后,再去斋堂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