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九天之火”,点燃更多残疾人的梦想
Beijing Daily
今天上午,北京冬残奥会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个采集地举行火种采集仪式。此前冬残奥会的一路火种已于3月1日凌晨在英国曼德维尔成功采集。下午,将在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9处火种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还将在天坛公园举行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火炬传递。
九象征众多,火意味光明,分九路采集冬残奥会火种,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的安排不仅精心巧妙,更是寓意深刻。“九天之火”,点燃了火炬,也照亮了残疾人运动的未来之路。
保障残疾人权益、发展残疾人运动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应尽职责,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圣火的产生做贡献,这是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采集的基本理念。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夏奥之火”,就是这一火种采集理念的生动体现。
特殊群体需要特殊关爱,包括残疾人运动在内的各项残疾人事业,犹如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北京作为首都,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后从涵盖所有残疾人的政策措施到随处可见的残障设施,从政府层面的倾斜到社区街道的帮扶,从残疾人的物质需求到精神世界,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举办世界性的冬残奥会本身就是对北京残疾人事业的高度认可。
北京市民对冬残奥会的举办有火一样的热情,处处闪耀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火种。8个火种采集地非常具有代表性,体现了残疾人群体自强自立的精神、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和残健共融、互助友爱的生动场景,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科技未来的激情碰撞,体现了“双奥之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以及中国对全人类和平的美好心愿。既是在给所有的残奥运动员加油鼓劲,也是在向所有关爱残疾人群体的北京市民致敬,更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唤起更多人参与其中,为残疾人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助力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地点的火种采集方式各不相同,富有特色。比如,北京盲人学校将由盲校师生合唱团合唱歌曲,当歌声达到一定分贝,音频声压器触发点火装置引燃火种,体现盲人用听觉感受世界,用音乐融入社会。每个火种采集后,还在采集地进行城市火种火炬传递,传递绵延不断的爱心,传递不屈向上的力量,传递一起向未来的希望。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样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冬残奥会即将开幕,期待来自全球的运动员发挥自己的能力,以赛场上的优异表现诠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更多残疾人心中埋下希望的火种。
(原标题:评论|“九天之火”,点燃更多残疾人的梦想)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