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天明:《降低通胀法案》恐加剧通胀
The Epoch Times
美国《降低通胀法案》所包含的3690亿美元的能源与气候投资法案,至少在短期内会加剧通胀,这和《降低通胀法案》的初衷背道而驰。
2022年8月12日,众议院的民主党人通过了《降低通胀法案》,其中包含了3690亿美元的能源与气候的投资计划,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它包括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税收减免和激励措施,这极有可能在中短期内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加快能源转型。
但是快速的推动能源转型——从化石能源转到具有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这会拉高太阳能电池板、风机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中所需要的金属和矿物的价格,比如铜、钴和碳酸锂等,形成所谓的“绿色通胀”。而拉动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的化石能源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紧供给和强需求下,也会保持高位甚至会继续上升。
也许有人疑会问能源转型应该会降低化石能源的需求,为什么会推高需求呢?长期来看,当能源转型完成后,这么说有可能是对的。但是,在能源转型的这几十年中,化石能源在保证一个稳定的能源供给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这意味着人们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还会非常强劲,原因有二:
首先,目前的全球能源消费还是以化石能源为绝对性主导。根据BP的全球能源统计数据,截止于2021年,化石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占比重高达82%。对于美国来讲,可再生能源只占2021年总发电量的20%。美国天主教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兼前系主任聂森曾对香港《大纪元》说,“新能源就好比晚餐中的甜点,而主餐是化石能源。很少人能靠甜点来填饱肚子。”
其次,风能和光伏的可再生能源出力情况直接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在没有风的时候,风能的出力非常有限。在夜间,太阳能就起不到多大作用。如果发生极端天气情况,人们耗重资投入的可再生能源就好似打了水漂。2020年加利福尼亚州的停电就是过度依赖于可再生能源的实际案例。
可再生能源也需要匹配化石能源才能形成稳定的电力来通过传统电网传输。大多数输电和配电网路以交流电的形式传输电力,保持一个稳定的频率对于供电的基础设施和附属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这是具有间歇性的新能源来讲是很难达到的。虽然将传统电网升级更新成智慧电网并发展储能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但是这都需要不小的投资,目前,储能的发展也没有完全达到经济化、规模化运作。
以中国为例,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在中国的西北,但当地的能源需求并不高,很容易发生弃电。如果把位于西北的风力发机组要传输到电力需求较高的华东地区,不仅需要特高压线,也需要邻近特高压线的火电厂出力来形成一个基本稳定的的基载电力。可以说,在传统电网下,为了传输可再生能源,还需要匹配相应的火电厂。如此说来,这是否是一种重复投资呢?这些可再生能源背靠的火电厂的运营同样会拉高化石能源的需求。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激进的能源转型计划所形成的政治和舆论压力不仅让很多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商减少在传统能源领域的投资并转向新能源,也会让金融机构以及投资人减少对传统能源的资金支持。银行越来越不愿意贷款给化石能源项目,资本市场的投资人也不再看好传统能源项目转而投资绿色项目,外加环保主义人士对传统能源的声讨,传统能源项目的开发和供应会益发紧张。全球范围内的供应紧张也会使得价格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