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酝酿“沙杨会” 分析称料难迅速缓解紧张关系
Voice of America
华盛顿和北京官员频繁接触为最高外交官员的安全与战略会晤铺路。分析人士说,尽管美中双方都有意愿努力防止持续紧张的关系滑向更危险的对抗,此次高层会晤即便能够实现,近期也不会给美中紧张关系带来迅速的改善。
最近,华盛顿和北京官员持续在北京冬奥会和北京的防疫政策,以及中国在台海和南中国海区域日益增强的军事存在等问题而相互指责。但与此同时,美中高级官员也一直保持接触和频繁互动。
本星期三(1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通了电话。根据美国国务院的通报,两人重点讨论了乌克兰局势以及如何推进两国元首在去年11月视讯会议中表达的愿景。
布林肯在强调莫斯科如果对乌克兰采取进一步侵略行为对全球安全和经济带来风险的同时,还向中方表达了缓解紧张局势、通过外交努力向前迈进是负责任做法的立场。
不过,根据中国外交部随后发布的新闻稿来看,双方仍然是在各说各话。按照北京的新闻稿,王毅对布林肯说:“美方对华政策的基调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也未将拜登总统的表态真正落到实处。美方仍不断推出涉华错误言行,使两国关系受到新的冲击。”
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稍早(1月21日)的独家报道说,华盛顿和北京的官员正在沟通和谈判中,为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中国最高外交官杨洁篪再次举行会晤做准备。
美中高层会晤能否缓解紧张关系?
据透露,酝酿中的杨洁篪与其美国对口官员沙利文的会晤中将会就核心国家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华盛顿最感兴趣与北京会谈的议题是什么?这次会晤如果成行,能否有助于缓解当前美中关系的持续紧张局面?
美中关系和外交政策专家告诉美国之音,鉴于拜登和习近平都各自面临国内政治的压力和挑战,华盛顿和北京可能目前的主要精力都在于努力防止可能导致双方之间更危险的摩擦和对抗;因此即使沙利文和杨洁篪的会晤能够实现,也不会给美中之间持续两年多的紧张关系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善。
傅瑞珍(Carla Freeman)是华盛顿独立研究机构美国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的中国研究资深专家。她认为,伴随着美国中期选举和中共20大的临近,美中两国今年各自的国内政治都预示着,华盛顿将会寻求拜登政府所称的“竞争中共存”(competitive coexistence)的原则,发展与北京的双边关系。因此,沙利文可能会在他与杨洁篪的会晤中提出一个符合这一目标的议程。
“包括在该地区内外的国际冲突风险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改善危机沟通等议题;以及美中在台湾、南中国海、朝鲜和缅甸问题上的紧张局势等地区问题,”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