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宣布首条高铁2030年通车 实际效益有多少?
Voice of America
泰国政府本周表示,境内连接老挝与中国的首条高铁将于2030年正式通车。不过,观察人士认为,泰国官僚主导铁路项目发展,通车时程恐再跳票,地方经济也不见得会因这条铁路受惠。
“泰国与全球经济接轨的机会”
综合路透社等媒体报道,泰国政府发言人吉拉育(Jirayu Houngsub)星期三(1月29日)表示,泰国交通部已向内阁报告泰国政府与中国合作建设高铁计划的发展,确定全长609公里的泰国首条高铁将于2030年投入营运。届时这条高铁将穿过一座横跨湄公河的桥梁,经过老挝连接中国。
吉拉育说,“这是泰国与全球经济接轨的机会”,并补充说这将使泰国更接近成为物流枢纽的目标,尽管这项宣布已比原定计划晚了近十年。
此高铁项目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曼谷至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路段,总长251公里,投资预算1,790亿泰铢(约53亿美金),目前工程已完成约36%;第二阶段将涵盖呵叻府至廊开府(Nong Khai)路段,已经设计完成并准备提交内阁核准,投资额达3,410 亿泰铢(约101亿美金)。
实际上,泰国高铁的讨论早在近20年前就开始。原本泰国和中国于2017年就签署协议,并计划于2021年开始营运,但双方在融资和设计上出现分歧,另受新冠疫情影响,建设被延误。
观察人士:泰国高铁通车承诺恐再跳票
然而,虽然泰国政府宣布高铁将于2030年通车,但熟悉泰国政府运作的人士仍对此说法感到质疑。身为泰国人民党成员之一的普雷姆·辛格·吉尔(Prem Singh Gill)认为,考虑到泰国的官僚体制及其过度维护王室利益的特性,这项通车时程很可能再次跳票。
吉尔告诉美国之音:“从泰国根深蒂固的政治君主制度来检视泰中高铁项目,其2030年的(通车)似乎并不切实际。王室财产局虽然在2018年正式脱离王室直接管理,但仍持有铁路走廊沿线的大量土地资产,这导致了站点选址和路线规划的决策,受到君主利益的严重影响,而不是基于最佳的交通规划。这种制度安排,经常导致项目成本膨胀和实施延迟,因为各个权力中心都在协商项目的经济利益分配。”
吉尔进一步表示,在泰国政治上,军事官僚和少数群体形成一个复杂的权力结构,这种结构优先考虑维持君主制的利益而非国家发展项目,因此尽管连接老挝及中国的泰国高铁计划对于地区连通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泰国政府仍然必须优先为这些根深蒂固的制度做出安排,而这很可能让高铁的通车更加遥不可及。
他说:“(泰国)政府资源透过正式和非正式管道系统,用于维持王室的大量财政需求,使得 2030 年的目标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政治声明,而不是可以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