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好手速快“混”入垃圾精准筛选 垃圾分拣机器人上岗了
Beijing Daily
小区里灰色的垃圾桶,本来应该装其他垃圾,但因为总有居民分类不够细致,易拉罐、塑料瓶、包装盒等可回收物以及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也常常出现在“灰桶”内,给桶前值守人员以及后期垃圾处理带来麻烦。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大兴区西红门镇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引入了4台AI机器人,专门把混在其他垃圾中的可回收物筛选出来,不仅实现精准分类,还可以把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把其他垃圾制成衍生燃料供水泥厂、发电厂节省燃煤。 走进位于南中轴路东侧的西红门镇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如果没有些许垃圾腐败产生的淡淡酸味,眼前展现的场景很像快递分拣中心——红黄相间涂装的设备全力运转,一条条传送带之间,有4个类似“驾驶舱”一样的透明方盒子,盒子里装的就是AI智能分拣机器人。
仔细观瞧,4台机器人又分成两类,一种用的是吸力枪,可以把一些零碎的可回收物吸上来,另一种用的则是爪子,可以像“抓娃娃”一样把一些大件的可回收物抓取上来。“当你还在犹豫这是什么垃圾时,我们的机器人已经完成了1.5次分拣。”西红门镇垃圾分类专班负责人张震国说,两类机器人可以相互配合,一吸一抓,提高效率。
传送带运送的就是从各社区、餐饮店收集来的“其他垃圾”,里面混合着一些塑料瓶、金属瓶盖等可回收垃圾。来到传送带上,可回收物马上就被机器人挑了出来,随即投到可回收物的通道里。
记者在机器人前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机器人分拣的成功率在80%以上。几乎每个塑料瓶,都能被机器人识别到,但并不是每个都能被成功抓起。“这些抓不起来的,都是因为瓶子被错误地和厨余垃圾放在一起了,表面有油,机器人一抓就打滑。”张震国说,如果市民们都能按要求正确分类,机器人就可以更加轻松地在众多可回收物中挑出塑料瓶,成功率也会高不少。
每台机器人每分钟可分拣70多件物品,速度大约是人工的2倍,而且机器人不需要休息,只要连通电源就可以24小时工作。西红门镇副镇长徐可表示,未来的垃圾回收工作将完全有条件实现无人化,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解决生活垃圾分类中心长期存在的人员紧缺问题。随着装备升级,误差率也会越来越低。
正面看,AI智能分拣机器人呈外八字形,这种结构是经过专业力学分析设计的,能够减少设备高速运转产生的振动干扰机器人精度。从侧面看,它一人多高,垂直的结构能够确保多台智能设备紧凑地拼接在一起,彼此共用同一个“大脑”。
机器人的“大脑”就安装在最上面,里面有多个芯片,控制着机器人的视觉系统、神经系统,指挥着吸力枪和爪手工作。视觉系统由多台高清摄像头组成,类似于人的眼睛,“我们提前植入了垃圾分类大数据,对机器人进行训练,争取做到无论废弃物是完好无损,还是遭受破坏、遮挡,机器人都可以识别。经过海量训练,只要是人的眼睛能一眼识别的东西,机器人都能识别。”张震国说,即便24小时高强度工作,也不用担心机器人“头脑过热”分拣出错,因为它的“大脑”内置了空调,确保内部始终保持恒温。
更智能的地方在于,AI智能分拣机器人还具有强大的迁徙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云端大脑,与部署在各地的机器人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智能提升。比如,部署在浙江的垃圾分拣中心的机器人可以向部署在上海、北京等地不同的机器人学习,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还可以互相继承废弃物识别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