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报刊中的往事,为何在蒋介石眼里,《新民报》是经常捣乱报刊
Beijing Daily
在清末民初的老北京,市民的娱乐生活并不多。买得起票的可以去戏园子听戏,不想听戏,也可以去茶馆喝杯茶,看看报纸,略作消遣。毕竟茶馆会聚了三教九流,消息灵通。不过,在那个年代,北京人了解外界消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报纸。 岁月更迭,档案留痕,兰台之中就记载着不少与报刊有关的故事。
在档案馆里,我看到一份发黄的《京报》,是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由聚兴报房印制的,内容为皇帝赏赐僧格林沁马匹的诏书。僧格林沁是晚清名将,曾率军在通州八里桥与英法联军作战。从这份《京报》的内容可以看出,同治皇帝授权僧格林沁节制调遣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并赏赐给部分马匹。
邸报,是古代中国报刊的统称。邸报最初发行是由各级抄报人员抄报后,贴在宫门口,称为“宫门抄”和“辕门抄”。这也是新闻发布会的最早形式。明代诗人谢铎就曾留下“北窗幽梦正逡巡,忽听南来邸报频”的诗句。在小说《红楼梦》中,曾几次出现有关于邸报的情节。贾雨村被革职后到扬州听朋友说朝廷要起复旧员,回报馆查邸报确有皇帝“起复旧员”新闻,于是找人引荐回朝廷做官。第九十九回的题目“阅邸报老舅自担惊”就有邸报字样。读《红楼梦》如读百科全书,从有关邸报的描写可以看出古代传播手段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
明代中后期,由通政使司或内阁在北京出版半官方性质的中文邸报,也称为“京报”,由官方特许经营的报房投递。由于“京报”只是从政府专设机构中誊抄官方拟向公众传递的资讯,只起到公告板的作用,故不能算作现代意义上真正的报纸。“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则始于乾隆年代。清乾隆年间,出现了由民营作坊印刷的《京报》,并留有聚兴报房的字样。聚兴报房位于西城铁鸟胡同,报房印刷《京报》主要以营利为目的,报费是主要收入,是北京营业时间最长的民办报房。
从同治元年聚兴报房印制的这份《京报》,可以看出清廷在用人上的捉襟见肘。僧格林沁于1860年在八里桥战败后,被革去了王爵,而1862年同治皇帝不但把博多勒噶台亲王爵赏还给他,还恩封世袭罔替,这可属于铁帽子王了。同治帝如此礼遇僧格林沁,是要让他率军去镇压已逐渐壮大的农民起义军——捻军。僧格林沁率五省兵马大举进攻皖北,杀伤捻军甚多。不过,到了1865年,这位晚清的最后一位“嫡系”名将,被捻军围杀于山东。
1902年,苏州人彭翼仲在北京创办了《京话日报》《启蒙画报》《中华报》三种报刊。最有名的是《京话日报》,其用白话的形式记述社会消息。《京话日报》每天设有论说栏,专门刊发一篇白话演讲文,吸引读者,风靡一时。
杨曼青是《京话日报》的主笔,每逢腊八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他都会谈古论今,娓娓道来,烘托节日氛围。宣统三年(1911年)年底,杨曼青写了篇《年景儿》的文章,栩栩如生地刻画老北京过年的场景,“早先北京的年景儿,一进腊月就忙合起,腊八粥算是年景的催头……接连着就说扫房,讲究的主儿,摆佛手木瓜水仙,以及各种熏花儿。行常住户,种些个麦子青蒜,大萝卜白菜头,听门口大嚷约乾葱、红头绳儿山药钴子、松木枝儿、芝麻秸儿,供花儿拣样挑。若赶到年前立春,左不是春盒儿、薄饼,酸菜从此仿佛就要下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