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香港女生网上发涉港独帖文 认煽动罪判入狱两月 大律师质疑选择性执法](https://gdb.voanews.com/7FA153D8-46B2-4CAF-9B38-ECEE7C1205D2.jpg)
留日香港女生网上发涉港独帖文 认煽动罪判入狱两月 大律师质疑选择性执法
Voice of America
一名23岁留学日本香港女生,被指2018至2023年间在社交媒体Facebook以及Instagram,发布13篇涉及“港独”以及“中共灭亡”的帖文,其中11篇帖文在日本发布,她今年2月返回香港后被警方拘捕,控告她“煽动罪”。这名女生早前承认一项控罪,上星期五被判入狱两个月,被视为香港国安法实施超过3年来的域外第一例,引起广泛关注。有大律师分析,国安法的域外管辖权暂时未有针对其他外籍人士,质疑当局今次检控这名留日香港女生,有选择性执法之嫌。
大律师指案情不严重应考虑非监禁刑罚 大律师萧志文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被告涉及的煽动罪情节不算严重,加上被告年轻、没有犯罪纪录等背景,他认为法官可以考虑非即时监禁的刑罚去处理,例如缓刑或者社会服务令等。 萧志文说:“如果刑期短的话,即是法官认为其实罪行相对没有那么严重,是不是应该考虑其他非即时监禁的情况处理,因为一般而言,除了考虑案件有多严重,结果就是因为刑期短,所以相对法庭觉得没那么严重,这个是其中一件事情考虑,另外,正在读书等等的情况,以及被犯是不是应该考虑给予机会呢﹖”首宗域外案例应考虑轻判 萧志文表示,本案是首宗国法法实施之后的域外案例,虽然被告认罪法庭没有争议域外检控,而部份案情发生在国安法生效之前,控方没有用国安条例检控,而是用刑事罪行条例的煽动罪,不过,他认为本案始终是第一宗涉及域外的案例,法庭应该考虑轻判。 萧志文说:“首先第一次有这个情况,这样在海外(帖文)控告,因为每一个案件如果第一次带上法庭的话,因为每一个案件如果第一次带上法庭的话,其实就是说之前未有的,即是说你不会预先知道那个情况是会被人(控告)、会干犯或者会被司法机构去处理,这个时候等同是大家试水温,试下这个情况是不是会中(犯法),那个情况之下不是有一些相同类型的情况已经被定罪的,所以其实一般而言都应该我们俗称是先'轻手'(从宽)处理。” 本案被告袁静婷就读东京大学,她今年3月在香港被警方拘捕后,由她的教授阿古智子披露事件。 多年来从事有关中国研究的阿古智子今年5月到台湾交流时表示,袁静婷返回香港被捕一事,在日本教育界引起很大回响,不少老师以及中国、香港留学生都感到担忧,变得很小心及很紧张,她目前不敢踏足中国。 萧志文分析,香港国安法涉及的域外法权,例如限制一些言论自由的部份,在其他国家并不犯法,他质疑这次的案例有选择性执法之嫌,因为其他海外人士被当局怀疑触犯某些法例的话,都是以禁止入境处理,暂时未有外籍人士因为海外的言论在入境香港时被捕。 萧志文说:“政府的做法其实一向都在做,有些不受欢迎的人就不让他入境,其实严格上如果抓紧来做它(当局)都可以照做、照抓他,不过,它(当局)不会跑去外国抓,如果你来到香港的时候老实讲都可能照犯法的,不过,我觉得既然去到这个地方,这些如果是一些外国人做的话、觉得尴尬的话它(当局)就(不让你入境),它照现在的处理方法一样是犯法的,不过为了(避免)尴尬所以就不让他进来(香港),即是现在都有这个情况,这个不是担心,其实一直在做,不过,不同人处理方法不同而已。现在正正是这样做,如果今次这个被告不是一个香港人的话,是外国(人)的话最多就不让他入境,其实同样的事情来的,不过做法不同。”国安法无追溯力但煽动罪检控增 本案的控罪“作出具煽动意图的作为罪”的最高罚则,初犯者为罚款港币5,000元(超过640美元)以及监禁两年。 这条控罪在港英殖民时代订立,2020年6月30日国安法生效之后,港府时隔数十年后才首度引用“煽动罪”,拘捕人民力量前副主席谭得志,他经审讯后被裁定“发表煽动文字”等11项罪名成立,判监40个月。谭得志不服定罪及刑罚提上诉,法官将于明年3月之前颁下判决理由。 萧志文表示,香港国安法表明不会有追溯期,不过,国安法生效之后刑事罪行条例当中的”煽动罪”的检控愈来愈多,而且法官考虑刑期的时候加上国安的因素,包括本案的被告,他质疑对被告不公平。 学者指本案可作离散港人”温馨提示” 移居英国的政治学独立学者、时事评论员黄伟国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本案令离散各地的港人引以为戒,日后返回香港探亲之类都需要多加考虑,不过,他认为海外港人更需要为目前香港的情况发声。 黄伟国说:“你不知道你就算在香港顺利入境的话,会不会顺利出境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其实正正是因为这种寒蝉效应,海外香港人其实应该是更加为现在香港整个法治、整个司法体制,或者甚至是现在整个特区政府的施政、国安法、未来23条(立法),或者甚至区议会选举各方面,是发表他们的意见、或者表达他们的意见,因为正正他们在海外是没有受到国安法那个威胁,或者甚至没有受到香港相关一些公安条例的威胁,可以畅所欲言发表他们自己一些看法,或者甚至一些意见。” 黄伟国又表示,今次的案件也可以让离散港人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是”移民”抑或是“难民”。 黄伟国说:“而他们(离散港人)都明白到就是说,既然你的心态不是移民,你的心态其实是难民,或者甚至逃难的话,我觉得去到处理自己那个位置或者定位的时候,会不会今次这个案件都给予这些其实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移民',还是'难民'的香港人,有一个很清晰的'温馨提示'。”评论引学者批评当局“做得很绝” 时事评论员谭美德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今次的案件连一名23岁的留学日本香港女生,都因为网上帖文被判监两个月,而且她是初犯,他认为案件令香港人人自危,甚至两位亲建制的公共行政学者张炳良及吕大乐,上星期五都不约而同在报章撰文,批评香港国安法实施之后出现“一左二窄”的现象,甚至批评当局“做得很绝”。 谭美德说:“吕大乐的说法简直是说'做得很绝',所以其实你说这个(案例)人人自危的话,我想你说没有出现的话就是'吓死人'。事实上你见到就算现在的情况是,只要你(当局)用一种'防范之名'的话,它是差不多'有杀错、无放过',如果你这样看的话,其实吕大乐所讲'做得很绝'是真的存在,你(当局)怎样令到大家是会服气呢﹖你不服气的时候,你要嘛敢怒不敢言,要嘛就只是惶惶不得终日,因为都说是因为那个(2019年)的时代背景,在当时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曾经发表过、或者支持过不同阵营的一些讲法,会不会今日其实你自己又不记得了,但是又分分钟只要有人检举的话,这个才恐怖,因为其实你没有办法防(范)到谁人检举你。”或影响香港经济及旅游业 谭美德表示,本案受到国际传媒关注,可能减低外国旅客到香港旅游的意欲,尤其是台湾旅客的跌幅相当明显。 谭美德说:“现在这种做得这么绝的情况底下,你(当局)就过尤不及,由政治衍生到经济都受到一个非常之严重的打击,因为大家是没有办法想到就算我一些的批评,或者当时(2019年社运)、不是现在,当时的情绪表达或者支持,是不是会变成了我一个身陷囹圄的原因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他来(香港)玩而已,他为什么要冒这个风险呢﹖所以其实这个会构成我们(香港)旅客减少,我觉得亦都是一个合理的推论来的。” 首次在亚洲举行、由香港主办的“香港同乐运动会”,上星期五(11月3日)开始一连9日举行,有台湾的同志组织表明,因为担心香港国安法,决定不来香港,改到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作赛。香港政府回应表示,奉公守法,或纯粹来香港参与盛事的访客,不会、亦毋须担心会误堕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