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制造商从中国转移,并非儿戏
Voice of America
在中国生产成本飙升的情况下,玩具制造商发现在将生产转移到其他更便宜的地区时做出选择原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六年前,美国跨国制造商孩之宝(Hasbro)向印度耐用品和航空器材供应商Aequs寻求分包。
“他们说,我们现在正寻求将数以百万美元计的产品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印度,想看看你们能否参与我们的玩具制造,”Aequs的消费者部门负责人霍比特·海奇说。“我们说:只要我们能在未来几年内获得至少约1亿美元的业务,我们肯定可以参与投资。”
快进到今天,Aequs在印度的贝尔高姆(Belgaum)市有两个占地35万平方英尺的设施,为孩之宝和其他公司,包括旋风大师(Spin Master),生产数十种类型的玩具。
但是,海奇和其他制造商都承认,印度和其他国家在效率方面无法与中国匹敌,这限制了公司向低成本基地转移的努力,如果大部分生产仍然在中国,未来玩具价格上涨的风险也会增加。
海奇说:“我们没有中国那样的港口设施。我们没有中国拥有的运输设施。他们过去30年来一直在做。他们的效率水平比我们高得多。”
然而,对于包括孩之宝和芭比娃娃制造商美泰(Mattel)在内的玩具制造商来说,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依赖中国进行大部分生产的风险凸显了出来,当时中国港口难以出口货物,并且定期关闭,导致货物滞留。
尤其是中国不断飙升的劳动力成本已经促使各行业的制造商在产地方面努力谋求多元化。
荣鼎集团去年9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和欧洲宣布的对印度绿地投资总额在2021年至2022年间猛增了650亿美元,即400%,而对中国的投资则从1,200亿美元的峰值降至2022年的不足200亿美元。2018年,墨西哥、越南和马来西亚也吸引了一些被重新定向的资本。然而,尽管其他行业取得了成功,但玩具制造商仍在努力转移生产。
根据标普全球市场情报的贸易数据服务磐聚网(Panjiva)提供给路透社的美国和欧盟进口数据,截至去年前七个月,中国大陆仍占美国和欧洲销售的玩具的79%,而2019年为82%。
相比之下,2019年中国大陆占美国和欧盟服装进口的35%。 但是在截至去年7月31日的头一年里,这一数字下降至30%,印度和墨西哥是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