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戏曲、茶社,戏迷圆梦龙泉寺
Beijing Daily
沿着如今越发热闹的模式口大街向前,转入模式口北街,再循一段山路向上,春日越发浓密的树荫里,古朴的山门柳暗花明般出现在视线尽头,安卧于蟠龙山上。 2021年,龙泉寺进行整体修葺,并于2022年正式对外开放。它先于海内外闻名的法海寺建成,因寺的西侧有龙泉,泉水从石壁流淌而下,冬不枯、夏不溢而得名。龙泉寺为一进深规整的四合院,由正殿、东西配殿及厢房组成。正殿前月台宽阔,院内银杏、古柏隐天蔽日,残存石碑错落其间,碑文依稀可见。
这片积淀着历史文脉、见证着时光流转的空间,如今因民乐、戏曲、茶社等传统文化元素重焕光彩。
紧靠龙泉的龙泉茶社里,茶香氤氲。中国戏曲学院的在读研究生孙芊芊身披红衣,手执折扇,为品茗的游人们唱起“海岛冰轮初转腾”。“比起常见的舞台,这里更古雅、更有味道。”孙芊芊说。一直在校园读书学戏的她,非常珍惜在这里登台的机会,“这不仅是对我们自己表演水平的提高,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除了赏听,戏曲还以各种形态存在于龙泉寺内:西配殿里,四大名旦“梅尚程荀”的经典行头和道具熠熠生辉;戏迷、游客也可以亲身上阵,随演员学习交流,或是穿上戏服,在沉浸式摄影体验中化身戏中人。各类“沉浸式”体验,激活了这座古老建筑的更多可能。
正殿里,中阮大师冯满天收藏的编钟、编磬静默肃立,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游客们可以亲手敲响那些悠远深邃的乐音。特定时节,冯满天会在这里即兴开演,阮声阵阵,山风满怀,引领观众追寻古人的赏乐之境。
“来到龙泉寺的更多是游客,这是一个数量很大的群体。”龙泉寺项目投资方上德无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于安安说。面向这类人群,“如果仍然以讲座等形式普及传统文化,大家恐怕很难接受。”于是,单纯的讲授,变作了大家触手可及的一壶好茶、一段好戏。在苍松翠柏间,在清泉古刹里,厚重的古老文化与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