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迅速蔓延 中国推动复工复产难度大
Voice of America
随着中国新冠疫情政策大转向,官员正将关注点重新放回经济增长。为了减少感染者激增对国内经济的打击,在一些城市,阳性的工人被告知可以回到岗位,尽管这可能造成疫情加速传播。
中国的工业生产正在进一步收缩,因为与新冠有关的严格限制扰乱了工厂活动和供应链。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12月27日)公布的数据,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6%,至7.7万亿元(约合1.11万亿美元)。
虽然中国在12月初放弃了一些严格的疫情限制措施,并在周一(12月26日)宣布将在1月恢复对外通关,但国内生产力的恢复正面临压力。中国大部分人口被感染或面临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在恢复期间难以工作。据路透社上周的一项调查,中国的商业信心已降至2013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最大程度推动复工复产
在本月中旬结束的年度经济会议上,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承诺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支持放缓的经济,并表示稳定经济增长是2023年的首要任务。随着中央政策的大转向,地方政府的重点正在从遏制病毒回到经济增长。
为了最大程度推动复工复产,北京、浙江、重庆、安徽和贵阳等地近期均表示,允许新冠感染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以保持经济运行。
疫情大爆发已经造成医疗、物流和超市等行业的基层工作者出现短缺。中国的科技中心城市杭州市上周发布通知,倡议有闲暇的市民参与外卖配送。
上述手段反映出官员们在试图振兴经济时面临的困难。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仅为3%,基本上不可能达到5.5%的年度增长目标。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中国经济学家罗路易(Louise Loo)告诉美国之音:“有序的重新开放能对国内生产总值(GDP)产生0.8个百分点的提振,这比我们在其他东亚经济体的重新开放经历中看到的提振要小,因为中国消费者相对缺乏被压抑的需求。
罗路易接着说:“无序的重新开放,即过快、过早地放松,将对这一(提振)前景构成下行风险。”
中国官方从“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突然转变对制造业造成了严峻挑战。相比大部分白领工作可以居家办公,工人必须前往工厂才能完成制造和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