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疫情来袭,中国清零政策能维持多久?
Voice of America
中国大陆的新一波疫情,达到了2020年初武汉疫情之后的巅峰。根据中国国家卫健委3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3月17日0至24时新增2,461起确诊案例。作为重灾区的上海,吉林,深圳等省市,部分地区仍在实施严格的封闭和隔离政策。虽然最新版的新冠治疗指南在某些细节上有所放松,但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近日的政治局会议上表示,要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然而,严苛的清零政策已经从各方面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令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居民倍感疲惫。
中国大陆自2月底3月初开始面临新一波新冠疫情来袭,从3月中旬至今,全国累计报告新增病例已经过万,波及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
3月13日,深圳市政府突然发出公告,全市公交地铁停运,社区小区、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封闭式管理。自3月14日至20日期间,全市人员非必要不离深,确有特殊需要,一律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离深。深圳有常住人口1700-1800万,计划要在3月20日之前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富士康深圳代工厂当天宣布暂停深圳龙华科技园、观澜科技园两个园区的生产。这两大园区主要负责代工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还有电脑。
曾被誉为疫情管控最人性的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也不能幸免疫情来袭。上海交通部门13号宣布,所有客运站14号开始暂停营运。1月份,上海曾经有过一个小高峰,后来得到控制。2月中旬之后,确诊病例又开始攀高。3月中旬,有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网民称,此轮疫情是由于作为隔离点的上海华庭宾馆管理疏漏引起,造成大规模扩散。虽然无法证实源头,上海新增感染者连日以三位数字攀升,造成多个小区被封,市民被要求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毗邻上海的一些江苏城市如无锡、南通,甚至要求民众举报来自上海等疫区的人员,最高奖金超过1万元。为缓解上海市的疫情防控压力,民航局宣布,自3月21日至5月1日期间,国航、东航等5家航空公司22条航线106班航班,入境点将由上海浦东机场调至成都、大连、福州、昆明、重庆等12个口岸机场。
吉林省也正面临形势非常严峻的疫情挑战。3月初开始,吉林省每日新增感染人数持续过千。吉林3月14日下发通告宣布“封省”,禁止本省人员跨省、跨地区流动,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部停课,居家开展线上教学。人口约900万的东北工业之城长春市也宣布,全市机关居家办公,企事业单位停止运营,学校停课,公交、出租车、地铁停运,全市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日本丰田汽车14号表示,位于当地的工厂停工,重启生产时间无法确定。吉林省长韩俊14日在疫情防控会议上说,要“一周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吉林省目前已有包括吉林市市长王路在内的16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遭到撤职和处分。
“现在都这么问责,官员也战战兢兢的,天天为这事承担压力。现在官员非常难受,特别是卫生部门的官员。” 曾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的徐先生(应本人要求隐去真实姓名)告诉美国之音:“其实没有必要的。现在成了什么呢,只要有病例,闹的严重就要处理干部,显示对这个事的重视,显示要让官员负责。”
清零政策和高压防控让民众感到疲劳
广州郊区市民方先生是一名经营零食小吃的电商,此番疫情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封控给生活带来的压力。尽管他仍然可以在广州市内活动,但是日常供货却来自河对岸的东莞大朗镇。大朗已被列为高风险地区,目前和广州的交通处于暂停状态。
“东莞如果游泳到我们这边来,现在他们就叫做偷渡。现在广州这边还没有封控,但是东莞跟深圳那边已经封死了”,方先生告诉美国之音。他目前很为自己的生意感到愁苦:“我们现在都已经拿不到货了。包装材料已经拿不到了,因为全部在东莞生产。现在我们都很担心,不知道这种情况要拖到什么时候。我们已经付了钱,他们准备发货的。第二天就告诉我们,要停工,不能发。” 方先生说,按理说他可以选择退货,但是他没有:“因为找到一家合适的都非常难。现在我的计划也延误了。”
世卫组织前顾问徐先生表示,他担心中国严苛的隔离政策会非常影响民生:“这样下去,经济上可能很难承受的。一些小店小铺啊,小商业啊私人企业啊都不行了,都承受不了。再一个我们卫生系统本身也承受不了。医生活活累死了,今天做核酸明天做核酸,有的城市今天援助这个城市明天援助那个城市。”
广州的方先生说,他虽然也担心家中老人的健康问题,可是周围很多人因为严厉的封控,生活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那些还房贷的怎么办,还车贷的怎么办。孩子上学去交学费的怎么办。都要考虑,人家要开工才有钱啊。不开工钱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