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台湾武器库?美台或联合生产弹药,专家指比军售更快更有效](https://gdb.voanews.com/bb1ac77b-c2f0-48ec-bcd4-3aa03a1aeda5_cx0_cy5_cw0_w1200_r1.jpg)
打造台湾武器库?美台或联合生产弹药,专家指比军售更快更有效
Voice of America
美国国防承包商近日或将到访台湾,讨论联合生产武器的计划,增强台湾防卫能力。军事专家建议,联合生产可能比军售更加快速地满足台湾的武器需求,双方应着重发展短程防御武器,加强台湾本土国防产业的产能和韧性。
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告诉美国之音,美国从2017年就开始派防务代表团去台湾。蔡英文也将本土国防产业政策纳入五大创新产业之中。中山科学研究院、中船公司、汉翔公司(AIDC)等许多组织都在开展重大的国内国防项目,美国公司与其合作开发和生产这些产品。
“目前讨论的美台防务合作的更广泛议题,包括已购武器的交付速度、未来武器的联合生产与研发等。当然,有可能在某个时间点可以在台湾岛上生产获得许可的武器,就是说美国的武器经过许可后将在台湾岛上生产。”
美台联合生产武器或面临多重阻碍
前美国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2049计划研究所”主席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对美国之音表示,美台联合生产武器是值得探索的。“特别是考虑到台湾对储存弹药的需求,进行一些合作是有意义的,这将让台湾能够自行生产。” 薛瑞福认为,这项计划所面临的障碍将取决于联合制造武器议题的敏感性,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挑战。 薛瑞福说,“如果美国政府支持,那仍然有商业利益的问题。美国的国防工业在这方面有一些发言权。在台湾生产的问题之一在于有时缺乏第三方市场,因为其他国家不一定想从台湾购买(武器)或台湾生产的东西。” “联合生产武器存在经济和商业可行性的问题,但为了我们在台湾的利益和维持台湾的韧性,我认为这个探索是有意义的。”他说。 《日经亚洲》的报道也指出,美国公司通常需要政府授权,才能与海外合作伙伴联合生产武器。美国对联合生产武器的想法持开放态度,主要因为美国国防承包商在应付国内与海外需求方面遇到挑战。
韩儒伯对美国之音表示,目前还不知道美国政府是否会全力支持,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该武器是否符合美国的总体战略、相关技术有多先进等等。
“它是美国已经拥有多年的东西,还是非常新的东西?将其发布给外国,敏感性会增加。”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国防和外交政策分析师乔丹·科恩(Jordan Cohen)告诉美国之音,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的一些部门一直(对联合生产武器)持反对态度。他说,“因为这种类型的情报共享将秘密信息置于风险之中,而且减少了价格抵消(price offsets),这意味着更少的利润重新进入美国的经济。” 卡托研究所研究美国军事态势和东亚军控议题的资深研究员埃里克·戈麦斯(Eric Gomez)则提出安全上的担忧。他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可能在台湾拥有情报资产,收集有关武器系统的信息并将其带回中国。 “可能不会将武器系统本身带回中国,但会获取有关它们的信息。台湾、大陆都说普通话,两者之间(信息)流动相对容易。双方彼此都有纽带,这种程度的渗透很容易,因为(双方)有很多相似之处。”
对此韩儒伯表示,“将技术授权给自己公司以外的地方,肯定会有顾虑,但我要指出的是,台湾确实拥有美国技术和它生产的许多武器。这些担忧是可以克服的。”
他举例说,“像台积电这样的公司每天都在生产别人的技术,他们被给予信任,不用担心中国人会窃取该技术。多年来,台湾作为生产他人技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已经建立了相当大的信任。”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12日发布社评指出,如果美国军工企业真在台湾岛内建生产线,将是比对台军售“性质更恶劣的举动”。届时在中国采取必要制裁措施之外,这类生产点将自动成为解放军锁定的打击目标,也就是多了个活靶子。 戈麦斯建议,国防承包商之行应尽力保持低调,中国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将生产何种武器,如何进行以及美国在多大程度上对待此行。“如果美国国会议员或总统都非常直言不讳,就像这是一件根本的变革性的大事,我担心中国会以一种更严重的方式回应。” “国防承包商此行应该悄悄进行,不要公开宣扬。它的实际好处非常的真实,而佩洛西或麦卡锡(会见台湾总统)的实际好处却并非如此,所以我认为它可能有很大的潜力。”他说。台湾可着重生产短程防御武器 在具体的武器方面,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对《日经亚洲》表示,台湾对功能强大又相对成本低廉的无人机,包括无人飞机、水面无人机和水下无人机,以及相应的弹药很感兴趣。 卡托研究所的戈麦斯(Eric Gomez)认为,乌克兰战争中凸显重要性的弹药、无人机、毒刺和标枪导弹都可以是美台联合生产的重点对象,应着重打造短程防御系统,而非长程打击武器。 “包括反舰武器,短程到中程防空武器,短程无人机……以防御为主。我认为更危险的是例如战斧巡弋飞弹,射程很远,可以击中中国境内的目标。我的建议是支持那种短程防御系统。但不要帮助台湾建立射程更远、更具攻击性的系统,它在战争中和战争前都有更高的风险。” 台湾前参谋总长李喜明近日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强调,台湾应采用一种不对称战争模式,重点是小型武器,例如便携式导弹和地雷,这些武器难以被发现但能有效阻止敌人的前进。 根据《日经亚洲》去年的报道,美台可能的联合生产模式仍然不明朗,可能是由美国国防公司提供技术、在台湾制造武器,也有可能在美国运用台制零组件制造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