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栋楼垂垂老去,它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北京这一项目给出答案
Beijing Daily
当一栋楼垂垂老去,它将面临怎样的命运?最近,这个问题终于等来了人们期盼已久的答案。 本月,朝阳区建外光华里5、6号楼将完成原址改建,两户合居的苏式老楼终于有了独立厨卫,劲松一区114楼也将在明年竣工。它们是本市危旧楼改建的首批试点项目。
危楼改建,远比平地建新楼的难度要高,因为其中不但存在规划和政策限制,还面临居民意愿不统一、建设资金难筹集等问题。“我们希望以这几栋老楼为试点,既要大胆创新突破,又要螺蛳壳里做道场,探索‘党群同心、政企联动、成本共担’的危旧楼改建新模式。”朝阳区委书记王灏说。
在城市减量发展的背景下,一场危旧居民楼开展城市更新的尝试开启了。
拆迁的旧模式已不可行
光华里如同一块化石,镶嵌在飞速发展的CBD核心区。
2020年底,记者曾踏访拆除中的5、6号楼。时隔一年,老楼颓败的样子仍历历在目,半个多世纪前的沧桑扑面而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朝阳建起了五大工业基地,配套家属区也随之落户建外、劲松、八里庄、团结湖一带。光华里5号楼、6号楼正是那时建造的。
老楼采用“三层起脊闷顶式设计”,也就是俗称的“苏式楼”,木质楼板,砖混结构。两栋楼共36套房子,作为公租房分配给58户居民,其中44户为两户合居。“合居”是住房困难年代的产物,即几户人家共住一套房,共用厨房和卫生间。
时光流转,住在老房的烦恼多了起来。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