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派团灭,李、汪、胡为何破例出局?](https://gdb.voanews.com/013b0000-0aff-0242-63f9-08dab8eb50a2_w1200_r1.jpg)
市场经济派团灭,李、汪、胡为何破例出局?
Voice of America
中共二十大闭幕的第二天,新华社刊发《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对引起外界高度质疑的政治局和常委组成做出解释。
文章披露,“一些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主动表示退下来。”文章警告,“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不是‘铁椅子’,符合年龄的也不一定继续提名,要坚持事业为上。”观察人士认为,这篇文章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在分析中共二十大的一篇报道中说,大会的两个“瞬间”坐实了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和整个中国的“铁腕控制”。
报道说:“第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瞬间发生在前总书记胡锦涛被极不体面地拖离会场,第二个是新一届常委亮相。虽然此前很多人都预见习近平很可能会任用自己人,但很少会预料到常委清一色都是习家军。”
习李不同调 李克强汪洋与习近平不是一路人
按照中共高层过去实行了40多年的所谓“七上八下”的年龄共识,外界普遍预测67岁的李克强和汪洋跟同样67岁的王沪宁一样,应该会继续留任常委。但是独立时评人、专栏作家蔡慎坤认为,如果让习近平不放心的李、汪留任,将给他自己留下一个很大的难题。
他说:“如果他要遵守这个规矩,李和汪就会继续留在常委班子里。无论把他们放在哪个位子上,都会让他感到难堪。”
习李不同调,这是自去年习近平推出“共同富裕”,加紧动态清零以来观察人士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人们从李克强召开十万人救经济大会、制定颁布国务院防疫“九不准”、以及北戴河会议后习和李南辕北辙的不同表述中都可以看到这个苗头。
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国光对外界把李克强称为改革派有所保留,但他同意习李不同调的判断:“李克强可能对市场因素看得更重一点,习近平希望完全能够控制市场,在这个意义上我想是有一些分歧的。”
被看作改革开放派的汪洋曾是邓小平路线的得力干将,他在广东省委书记任上曾喊出“杀出改革开放一条血路”的响亮口号。独立时评人蔡慎坤虽然也不认同现在中共党内仍有改革派的说法,但他认为,李、汪二人与习近平显然不是一路人。
他说:“他们都是平民出身,没有所谓的红色基因,也没有什么很深的延续下来的传统背景,他们只能抓经济,通过改善民生来确立自己的政治地位。过去几十年中国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李和汪对市场经济都比较容易接受,也是比较认同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平民能够更多地分享到一点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不是全部落入权贵集团的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