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探访封管控区居民如何快速就医:120医生全程救护4小时
Beijing Daily
半夜3点半,北京急救中心医生王一刚刚完成一趟来自封管控区的急救任务,人车都需按照规范流程洗消。这是一天中最难熬的几个小时,早上8点下班前,她要随时准备出发。 不分昼夜、分秒必争,王一和她的同事们在京城各个社区奔波。他们是与病毒、与死神赛跑的一群人,也是市民生命的守护者。
深夜11点多,王一的手机响了,一条来自“120”调度中心的急救任务映入眼帘——大望路某封管控小区,一位86岁老人在家摔倒意识不清。收到信息,王一和同事火速穿戴好全套防护装备,向目的地赶去。
按照正常要求,这趟行程原本应有“一医一护一司两急救辅助员”共5人。然而,考虑到近期疫情形势,为了尽量减小传播风险,站点暂时取消了两名急救辅助员随车。车刚一出发,王一就与病人家属联系,“病人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告知社区”“赶紧让社区联系医院”……“从接到调度信息开始,急救就开始了。”她说,急救除了现场救治,及时了解和电话指导,也是重要环节。
这名老太太所在的小区,此前有确诊病例。老人原本起夜上厕所,但一不注意,从床沿滑了下去,一时间意识不清。由于老太太年纪偏大且有基础疾病,家属在拨打“120”电话后,及时与社区联络,社区也第一时间派了一名社区医生上门照顾。
只用了10分钟,急救车就到了小区,随后立即被社区工作者引导到老人家中。老人正半坐在地上,已是较清醒状态。询问家属、检查老人身体后,王一招呼同事和现场的家属、社区工作者一起,将老人护送上车。而社区也派了一辆车,共同前往已对接妥当的医院。
夜晚的京城交通顺畅。闪着警灯的车内,王一轻声安慰病人和家属,车窗外是城市的星星点点。不过,到达医院后,现场交接却并未如往常一样。
一般情况下,王一需要向医院医生说明到场见到的患者情况、给予了哪些救治、目前身体情况等信息,与医院值班医生交接完毕即可离开。然而当天,由于医院刚收治了一名疑似或密接患者,需要妥善消杀后,才可接诊下一位患者。王一和同事在现场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消杀完毕后,医生还请求他们一块儿帮忙转移老太太做CT检查。
这一趟任务,从出发到交接完毕,用了约4个小时。算上这趟任务,王一已出了8次任务。然而还不能直接回站点,而是需要从医院将车开往几公里外的地坛医院洗消点,“完成消杀,这一趟任务才能算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