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朝形成的“元旦开笔”典仪,“金瓯永固杯”为何成为最大亮点?
Beijing Daily
国人在新年书写吉语的习俗由来已久,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南宋时期成书的《平斋文集》和《五灯会元》,被称作“岁朝把笔”。明清鼎革之后,这种风俗逐渐传入宫廷,在雍正朝形成了“元旦开笔”的典仪。待到乾隆朝,清高宗弘历对开笔之典进行改造,仪式感更重,所用的器具也是极尽奢华。其中,“金瓯永固杯”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元旦“明窗开笔”之典
雍正时期的“明窗开笔”仪式比较简单:每逢新年元旦子时(夜半二十三点至翌晨一点之间),清世宗胤禛沐浴更衣,端坐在养心殿东暖阁内,引燃蜡烛,濡墨挥写“春韶介祉,开笔大吉”、“民安乐业,边尘永息”等吉语。一方面,代表皇帝为期五天的“小长假(自旧岁腊月二十六至除夕)”宣告结束。另一方面,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君主题写吉语,祈求五谷丰登、政通人和,尚未被赋予过多的象征意义。
待到乾隆朝,喜欢标新立异的清高宗弘历对开笔之典进行改造,仪式感更重,所用的器具也是极尽奢华。
首先,乾隆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西南角的小隔间内挂上了御笔宸翰“明窗”二字,语出《尚书·舜典》之中的“明四目,达四聪”。在隔间的窗边设有宝座床,面东坐褥,左侧放有紫檀炕案,右侧则以窗台为案。
其次,天子点燃名为“玉烛长调”烛台,寓意风调雨顺。此台不止一座。在乾隆四年的《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中,记载了其中一件“玉烛长调”,构件包含玉兽、玉梅花盘、珐琅稳瓶、珐琅挺、鎏金铜座,涵盖了玉、珐琅、铜等材质,足见其工艺之繁复。
再次,天子提起镌刻有“万年青”或“万年枝”铭文的竹管翠毫笔、紫毫笔,在雕漆龙盘中盛放的八趾吉祥铜炉熏上一熏。先用笔蘸朱墨,在黄纸上正中间写下“中行”,然后再用黑墨,在“中行”左右两侧分别写祈福话语、新年愿景。比如,乾隆二年的“明窗开笔”之典,弘历所写的中行为“二年元旦 万象同春 永永平安如意(朱笔)”,左侧是“愿得时和年丰民安物阜(墨笔)”,右侧则为“雨赐时若日升月恒如愿(墨笔)”。皇帝所写吉语被视为高度机密,仪毕封存,即使后世嗣君也不得开启。
从次,乾隆皇帝从紫檀炕案上端起自己私人订制的“金瓯永固杯”,饮下屠苏酒。屠苏酒又被称为“岁酒”,内有大黄、白术、花椒、川椒等多种药材,具有避除疫疬、益气温阳的功用。在古人看来新春元日饮下此酒,可以起到祛邪扶正之效。饮酒之时,家人围坐,幼者先喝而长者后饮酒,恰如苏轼所写:“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最后,乾隆皇帝象征性地翻阅《时宪书》,以取“授时省岁”之意。《时宪书》原名《时宪历》,是在明末徐光启、李之藻、汤若望等人编译的《崇祯历书》基础之上,压缩而来。入清后,汤若望进呈朝廷,睿亲王多尔衮定名《时宪历》,予以颁行。“时宪”典出《尚书·商书·说命中》的“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因避弘历名讳,改称《时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