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线民”风波及移除蒋介石铜像争议:“转型正义”如何面对更多挑战
BBC
台湾“转型正义”所牵涉的种种挑战,包含“线民”档案的真实性、台湾各界对于过往威权历史的不同看法、是否要移除公共场合中的蒋介石铜像等等,正在台湾社会引起激烈的争论。
台湾蔡英文政府在2018年正式成立了“台湾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作为官方机制下的独立机关,开启台湾“转型正义”工程,工作包含赔偿过去威权时代的后害者及家属、恢复名誉、调查厘清历史真相,并追究加害者责任等庞大工作。
但也因为台湾社会对于过去历史、不同世代及族群的记忆及认知歧异颇深,推动“转型正义”的过程,譬如披露线民身份、公开档案乃至于移除蒋介石铜像的计划,都有很多争议及激烈的辩论。
研究国际“转型正义”议题多年的台湾清华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李怡俐对BBC中文解释说,台湾官方开启“转型正义”的工作,除来自内部民主转型的动力外,近年来也深受“转型正义”全球化浪潮与论述与衔接国际人权法规范与标准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李怡俐强调,由于台湾是多元族群结构所组成的民主社会,不同的族群以及世代间对过去的历史真相有不同甚至是分裂的诠释与理解,因此“转型正义”的工程,在台湾需要很多及很长的社会对话。
“转型正义”在台湾
“当时我只有廿初头岁,不知何时被情治人员盯上了,后来被找约谈,告知我和政治叛乱犯交往会有麻烦......在其胁吓下,我同意其要求,当时的想法只是希望大家都平安”。这是今年10月,台湾民进党立委黄国书在脸书的自白。
黄国书在压力下公开承认自己30多年前在就读大学时,曾受“威吓”担任当时威权时代下的政府“线民”,提供有关学生运动的情资给情治机关。
此事震撼台湾政坛。特别是在民进党内,包含该党前主席施明德在内的许多前现任党员,开始公开点名过去从事反对运动的同志曾是国民党“线民”,卖友求荣。但也有该党大老柯建铭为黄国书辩护,称“不必不成比例地放大,更不应以异样眼光看待”。
台湾“转型正义”所牵涉的种种挑战,包含“线民”档案的真实性、台湾各界对于过往威权历史的不同看法、是否要移除公共场合中的蒋介石铜像等等,正在台湾社会引起激烈的争论。
负责处理这些“转型正义”工作的台湾官方机制“台湾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简称“促转会”),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多。
“促转会”代主委叶虹灵告诉BBC中文称,台湾政府太晚开始启动“转型正义”工作,因此许多当事人,不管是受害者或压迫体制方有许多人都已过世。她说:“大众对历史的认识有限,不太容易同理议题。”
“政治线民”争议
根据“台湾民间真相与和解促进委员会”解释,所谓“转型正义”是指“一个社会在民主转型之后,对过去威权独裁体制的政治压迫、以及因压迫而导致的社会(政治的、族群的、或种族的)分裂,所做的善后工作。”
而在蒋介石及蒋经国统治下,台湾经历38年“戒严”,在草木皆兵、国共互相渗透的“白色恐怖”时期,台湾的“转型正义”工作才刚起步。
李怡俐向BBC解释说,从国际视野来看,“转型正义”的工作深受联合国的重视。2004年后,联合国相关人权机构陆续公布许多报告与人权指标,回应日趋全球化的“转型正义”现象。相关报告的标准并指出,“转型正义”有四大核心要素,分别是“责任追诉”、“真相调查”、“赔偿受害者”与“制度改革”,制度改革包含基本的宪政改革与细微的教育改革等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