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如何从北方边陲发展为全国首都的?考古视角解码北京城的前世今生!
Beijing Daily
北京是如何从北方边陲发展为全国首都的?考古工作者是如何从地下之城破解北京前世今生的?《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近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值得关注的是,本书以数十年北京城市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为积淀,北京日报记者以独到的视角和写作风格为底色,通过纪城、纪史、纪事、纪物、纪人的独特手法,展现了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北京三千年》由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精心策划,以西周燕都、汉代燕地、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中都7个历史节点,通过11章的内容展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300多件珍贵文物唤醒沉睡于地下、淹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古老记忆,这座城的每一步足迹都深埋于地下。通过这本书,揭开历史的面纱,破解北京城市形成密码。
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记者黄加佳说:“考古是我们经常涉及的一个题材。国内著名的考古发掘,如殷墟、三星堆、满城汉墓等,我们之前全都写过。”但她坦言,之前所写的考古题材都发生在陕西、河南这种考古大省,很少涉及北京本地。与这些考古大省相比,北京考古有特殊之处。曾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的王武钰曾对她说,北京面积这么小的一块地方,考古发现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是非常难得的。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旧石器时期的王府井古人类遗迹、新石器时期的上宅遗址,到西周至汉代的琉璃河遗址、大葆台汉墓、老山汉墓,再到中古唐、宋、辽,乃至北京成为都城后的金、元、明、清,随着地位日趋重要,北京的考古发现成果也越来越多。去年适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于是特别报道部决定聚焦北京本地的考古,从考古发现的角度讲述一下北京城市发展史。
“我们在采访前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先后阅读、参考了140多部著作和论文。”黄加佳说,其中,既包括专业性极强的考古发掘报告,也包括通俗易懂的大众普及作品。
特别报道部是北京日报的一支“特别”采编团队。十余年来,他们创办的“纪事”栏目已成为《北京日报》的精品栏目。为了展现北京三千年建城史,这个写故事的四人团队,全员上阵,无一缺席。
在长达半年的采访与写作中,几位记者采访了北京考古界的十几位大咖,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有85岁。在谈及这些考古人时,记者们有一个共同感受:这些掌握历史密码的大咖,给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过于低调,而走近考古大咖,更是不折不扣的抢救性采访。
北京三千年的建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燕都琉璃河遗址。记者们曾先后采访过两位琉璃河考古队队长,田敬东从1973年开始,就再也没撤离过琉璃河,尽管参加发掘的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一干就是27年半,直到2000年4月退休。记者孙文晔回忆,田老尽管疾病缠身,但一谈起考古就滔滔不绝。
黄加佳印象最深的则是采写《金中都:北京都城的起点》一文时北京文物研究所原副所长王武钰的一段回忆。金中都考古发掘开始之前,他曾开车带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沿着正在施工的南二环一段一段考察。当时,拆迁工作已经结束,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走到白纸坊一带,侯先生突然哭了。王武钰吓了一跳,忙问:“老先生,您这是怎么了?”侯先生叨念着:“完了,完了!金中都彻底没有了。”说到这里,年过七旬的王武钰眼圈儿红了。黄加佳说,此后,幸亏考古发掘及时介入,埋藏于地下的金中都宫城遗址终于浮出水面。
记者们还有一个共同感受:考古人大多不爱社交、鲜少接受媒体采访,曾参与明定陵考古的刘精义便是如此。采写《汉代燕地:从封国到郡县》一文时,记者们还想再去请教刘精义,此时才遗憾地得知他已去世。
《北京三千年》从策划到出版历时一年半,2021年2月签约,2022年8月出版,近日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