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人士:欧盟新规伤及中国出口,使关系更加紧张
Voice of America
分析人士说,欧洲联盟本周宣布的新规定草案如果获得批准,有可能打击中国的出口,并使北京与布鲁塞尔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在欧盟公布这项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的当天,欧盟中国商会(CCCEU)发表声明提到,“调研显示,52%的受访中企对欧盟FDI审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47%受访企业对‘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这些数据切实反映在欧中企对欧盟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发展的关切。” 欧盟中国商会的声明说:“商会去年调研显示,28%的受访中企计划未来1-3年在欧洲扩大覆盖范围,26%计划增加投资并购活动,但企业界同时非常期待欧盟为有意愿在欧发展的中企提供更便利的投资和商业环境。” 专门研究安全与中国外交政策事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副教授庄嘉颖(Ian Chong)说,有了新措施,“向中国出口的某些、但不是全部的技术”有可能会减少。 他预测说:“当然,欧盟的限制将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技术交流。我预计北京会采取对等措施,这将进一步限制交流。北京将试图对欧盟施加某种惩罚,以进行报复。” 当被问到新建议是否会不鼓励外商投资时,那位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说,投资筛查机制是“有针对性的”,“没有证据”显示这类筛查程序将减缓投资。 不过,虽然欧盟在试图增强自身市场的竞争力,但是对俄罗斯和中国等这样的国家发起的破坏安全的事件越来越警惕。 布兰迪说:“欧盟试图摆脱对第三国的强烈依赖,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欧盟痛苦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欧盟新的中国原则的任务是要去风险。” 她说,欧盟集团的关切总体来说是合理的。 欧盟对中国越来越使用经济实力来寻求政治目标感到警惕,包括欧盟所说的中国在2022年实行的“经济封锁”。当时,在立陶宛退出“一带一路”倡议并试图开设台湾代表处后,北京对立陶宛实施了贸易限制。 欧洲议会最近通过了一项决议,专门谈及中国对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力所带来的安全与防务后果。这项决议提到了立陶宛以及其它几十起例子,包括中国学生在军民两用技术领域进修。 欧盟相信,在技术领域学习的中国学生构成了间谍风险,同时,中国在人工智能(AI)、云计算和其它领域不断增加的能力被认为构成了国家安全风险。 “有对中国可能利用欧盟技术来行使武力甚至侵略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或者台湾的关切。” 庄嘉颖说。“这类行为有可能对世界贸易,包括欧盟成员国的贸易带来很大的破坏和干扰。” 庄嘉颖说,随着北约与俄罗斯和中国的摩擦看不到缓解迹象,欧盟的行动倡议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决定。 他说:“很多欧盟成员国也是北约成员国。他们可能不希望看到他们的技术在亚洲出事时被用来对付他们的盟友美国,或者对付与欧盟有着一致民主价值观的美国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