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提升台湾自卫意识 年轻人积极投身战术训练与全民防御
Voice of America
俄乌战役于2月开打后,台湾人浮现“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忧心,但许多年轻人不惧战,除探寻防空洞,编制避难场所地图外,还自发性投入战术射击和实战模拟课程,并学习战场急救等生存训练,以期强化自我防卫的能力。战术训练公司表示,2月以来,台湾男子投入训练人数增2-4倍,女性学员也增加近三倍。
六月中旬的周末,民间军警专长训练公司极光训练位于北台湾新北市的训练中心异常热闹。一边有学员全副武装,持枪炮弹药穿梭在车辆与住宅间,进行近身作战(Close-Quarters Battle)训练,以模拟两岸城市战;另一边则有许多学员投入国际防御性手枪协会(IDPA)的新手射击课程,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拿枪练习打靶,而且多半都是女性学员。
巾帼不让须眉 台湾女性积极备战
住在台北的电信从业人员林嬑君是第一次接触枪枝,现年36岁的她有个用枪原则,那就是,持枪时,永远都要想像枪已上膛,才不会误伤人。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射击课程,但她说她乐在其中,后续也愿意接触急救课程,希望能在战时为台湾贡献一份心力。 林嬑君告诉美国之音:“老师说,手枪其实是最难的一种武器,稳定度很靠操作的人。我觉得是有一些难度,比如说,打靶的时候,很容易上下晃动,或是打歪,但是可以经过训练改善。”
33岁的专利工程师宋孟璇也是第一次用枪,她说,她的心情兴奋多于紧张。对于两岸情势,她认为台湾人应有危机意识,万一有一天两岸开打了,台湾不能单靠军人保护。她期许自己届时也能扛起枪,发挥作战力。 宋孟璇告诉美国之音:“我跟家人平常就会讨论,如果真的发生战争,我们要去哪里集合。我觉得,(两岸)打起来的机率,在多数台湾人眼中看起来是不高的,但是就算机率很小,我也希望我可以不期待外援,至少我可以保护我自己还有家人。”台湾青年自费学习战术 减低军队压力
现年34岁的张孝睿已不是初学者了,他接触战术训练长达十年。平时他在中台湾云林担任儿少社工,每月北上接受训练,不管是战术射击、高风险攻坚,还是战地医疗,他广为涉猎。他说,他之所以那么积极,是因为当兵时打靶次数太少,因此学不到太多作战技巧。随著中国对台威胁日增,他认为,台湾要自救,而战场上的沟通与协调是他目前著眼的学习重点之一,他希望有一天若志愿参战,可以协助不同伙伴队伍间的无缝沟通。
张孝睿告诉美国之音:“大家的训练背景不一样,就业背景不一样,沟通的方式也一定不一样。我们 刚刚在训练的过程中间,即使是有无线电,但其实通联习惯,甚至是静默时的手势,他们有自己的默契。跨单位的默契要怎么连结,会是未来比较(大的)考验。“
新北市议员候选人林秉宥也是作战训练的常客。他认为,两岸一旦爆发城市巷战波及邻里时,官兵都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才能冷静面对冲突。他说,越多台湾人投入训练,就越能降低台湾军队的压力,但台湾的体制和法规也应调整,让人适才适用。投入战术训练不分男女 人数倍数成长 林秉宥告诉美国之音:“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譬如说,我是伞兵退伍,因为我只有当士兵,所以我36岁就被除役了。可是,我现在的体能的状态,还有技术,还是可以继续从事作战任务,但是国家却没有安排,这是比较可惜。”
极光训练的负责人江宇斌表示,俄乌战事激发了不少台湾年轻人自我防卫的意识,无论是战术射击,还是战场医疗课程,投入的男女学员不断增长。本身也是台湾退伍职业军人的他说,自2月以来,男学员已经增加2-4倍,而每堂课女学员的人数比例也从15%左右,增长近三倍,他们个个自发主动,有人还呼朋引伴来参加。
台湾热血青年寻找防空洞提供避难所 除了有志青年投入战术训练,台湾也有一群人在各地探寻防空洞,并编制出避难场所地图,供全民使用,以提高台湾人的战时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