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推動核酸檢測結果粵港互認
Ta Kung Pao
文/張學修
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半以來,核酸檢測作為找出被感染者最有效的科學方法,是防疫抗疫過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不久前中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通知,要求進一步推動新冠病毒核酸結果全國互認,香港特區政府應當根據國家聯合防疫要求上,推動核酸檢測結果粵港互認,方便市民的同時,進一步探索尋求粵港通關的方式。
如今入境香港由7天地酒店檢疫變成「3+4」,極大的縮短了海外入境隔離檢疫,前段時間內地也將海外入境隔離縮短至「7+3」,說明在疫情可控的條件下,尋求更合理、更有效的通關模式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當下香港市民想要回內地進行探親或商業訪問,首先得預約到回內地的隔離驛站名額,預約到名額後在隔離日期前一天在政府指定的核酸檢測機構進行自費的核酸檢測。在隔離當天在香港關口排隊進行一次由香港特區政府要求的核酸檢測,需在場等待3小時左右的時間,待核酸結果呈陰性才能過關,在進入深圳關口後,深圳疾控部門要求進行再一次的核酸檢測。重複的檢測不僅僅給有出行需求的市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還增加了核酸檢測的工作量和支出。因此建立全國統一的,有效率的,避免重複核酸檢測的,提高人口流動率的健康碼機制,是現今中央政府及香港政府應當著重研究解決的。
香港2021年底推出的港康碼,原本目的是為了配合粵港澳三地通關之用,讓合資格人士進行實名登記、健康申報及上傳「安心出行」紀錄、把認可核酸檢測結果及新冠疫苗接種紀錄,轉換至廣東省或澳門的健康碼,以符合入境廣東省或澳門的健康申報和豁免強制檢疫要求。推出大半年來,港康碼並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否將港康碼有效的利用起來,是解決核酸檢測結果粵港互認,同時也是與內地通關的一大先決條件。
首先兩地政府技術部門應當在技術標準統一上下足功夫,確保「港康碼」以及「粵康碼」不存在任何數據對接上的差錯。其次嚴格控制讀寫權限,保證疫情防控不出差錯,嚴防有人利用不正當手段進行違反防疫要求的行為。再者數據庫應當透明化管理,所有數據都應當透明公開,兩地之間數據同步公開才能更好的配合完成工作。最後專業的團隊是兩地核酸檢測結果互認的重要保障,將有能力有擔當的人組成一個團隊,害怕擔責,害怕防疫出現閃失的人不給予任用。
疫情防控具有複雜性、艱巨性、反覆性。香港特區政府應當在防疫措施上抓細抓實各項工作,把握國家防疫總體要求,聆聽社會上市民的呼聲。在「紅黃綠碼」推出的同時,加快與廣東省政府健康碼互認工作,在保證防疫工作不出差錯的前提下,提高粵港澳的過關效率。再者加速香港社會面病例的清零工作,這是粵港澳通關的先行條件,是恢復香港與內地往來,重振香港經濟的重點工作。香港特區政府只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準則,根據國家科學防疫的方向指導,與內地各地政府之間加強聯防聯控的管理,定能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定能在後新冠時代尋找出符合香港社會民生發展、推動香港經濟向前的防疫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