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不再 香港变国际金融中心“遗址”
The Epoch Times
港实施《港区国安法》、经历移民潮、疫情等冲击后,股市、楼市等方面的表现,均反映香港过往优势与发展前景一去不返。大陆网民近期纷纷揶揄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遗址”,引来港府官员反驳,仍搬出香港长远发展的优势,是和经济走下坡的大陆的经济和金融联系。多个评论认为,香港一国两制已经“变形走样”,政治环境令外资避走,香港是“昔日金融中心”。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12月1日发表网志,反驳“国际金融中心遗址”论,称香港是“久经历练的国际金融中心”。10天后,周一(12月11日),恒生指数一度跌穿1.6万点关口,最低去到15,972点,午后跌幅收窄,收市报16,201点。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中共当日,恒生指数为16,365点,显示港股已经跌穿1997年水平。
尽管政府仍以“一国两制”来表述香港,但实际上各地资金已经逐步减少流入香港。据瑞恩资本在11月初最新统计显示,2023年头十个月于香港新上市公司只有52家,共集资约316.73亿元。新股上市数量则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当中集资所得金额,更比同期大削534.35亿元,或62.80%。其中在今年2月及8月,本港新股市场竟出现前所未有的IPO新股“零上市”情况,令人忧虑。
以今年首三季的IPO(首次公开招股)金额计,港交所排名已经退至全球第八,落后于印度及印尼。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在今年9月预计,香港全年IPO集资额更有机会跌至约500亿元,是11年以来最低。
香港上市公司商会主席梁嘉彰更在10月4日向传媒明言,欧美资金已不太来港,问题非常严重,加上近期在港的IPO集资额不高,集资不是机构投资者所买,而只是自己的朋友互相支持,“所谓的投资者都是自己的朋友及家人⋯⋯有些‘塘水滚塘鱼’”。
与此同时,香港在国际上的声名,亦或随美国进一步的对港政策每况愈下。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11月29日,修订并通过《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认证法案》。
虽然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恒生指数表现更差,但是这次香港的经济前景,显然更为黯淡。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12月6日下降香港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低为“负面”。
穆迪指,随中港在政治、机构、经济及金融的联系日益紧密,当大陆的信用展望调低,意味也要调整香港的信用展望。穆迪还提到,实施《港区国安法》及改变选举制度,降低香港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但暂时仍能靠经济、法治、营商和税制框架等优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