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院两党罕见联手,将援助乌克兰以色列及台湾的法案向终点推进;TikTok剥离条款也包括在内](https://gdb.voanews.com/01000000-0a00-0242-f825-08dc6098ac65_w1200_r1.jpg)
众院两党罕见联手,将援助乌克兰以色列及台湾的法案向终点推进;TikTok剥离条款也包括在内
Voice of America
美国国会众议院周五(4月19日)出现了罕见的两党联手势头,议员们把一项为乌克兰、以色列和台湾以及人道主义支持提供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方案向前推进。议员们组成的强大联盟帮助清理了一道程序性的障碍,使外援案有望在周末接受最后表决。
罕见的跨党联手 周四晚间,在一个极为罕见的步骤中,众议院规则委员会成员在临近午夜的一次投票中跨党联手行动。在共和党人占多数的规则委员会里,四名民主党人就一项程序性步骤投了支持票,克服了委员会内三位强硬派共和党人的反对,以9票对3票,将法案付诸众议院全院表决。这在最近的众议院记忆中是未曾见过的时刻。 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来自纽约州的民主党人哈基姆·杰弗里斯(Hakeem Jeffries)说,他周四夜晚与约翰逊通了话,以确保法案能够在规则委员会过关。 “我们早就应该支持我们的民主盟友了,”杰弗里斯在表决之后说。“众院民主党人再次为美国人民的重要立法清理了道路。”
党内争执危及议长职位 周五,约翰逊再次需要靠民主党人的护航来闯过下一个程序性的表决,并驳回共和党人提出的可能会封杀议案的修正案。其中一个修正案来自强硬派的玛乔丽·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众议员。她要求把援乌经费减少为零。
来自佐治亚州的格林已提出了“罢免动议”,要把约翰逊赶下议长职位,她的动议周五又增加了一位支持者。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共和党众议员保罗·戈萨尔(Paul Gosar)联署了动议。 另一位联署者、来自肯塔基州的共和党众议员托马斯·马西(Thomas Massie)示意,在众议院下周休会之前,可能还会有其他人跟进,以迫使约翰逊辞职。 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强硬保守派共和党众议员伊莱·克莱恩(Eli Crane)也说,他对加入罢免动议抱持“开放”态度。他说:“我绝对感觉到对共和党领导层有失望情绪。” 如果格林要求表决,她可以发起试图罢免约翰逊议长职务的行动。去年秋天,共和党人就以同样的方式推翻了时任议长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对是否帮助约翰逊保住议长槌仍然不置可否。 共和党目前在众议院掌握的多数是当代历史中最微弱的,因此,约翰逊在自己的共和党内最多只能流失一张或两张票,否则他通过不了任何法案。这种局面迫使他为了争取到足够的票数而投入了民主党人的臂膀。 由于得不到居多数党地位的共和党人的全面支持,约翰逊无法按照超级保守派的要求来塑造法案,否则他会失去民主党的支持。这迫使他抛弃了在美墨边境遏制移民的严厉安全措施以及其他优先事项。拆分成四个部分 约翰逊最多能够做到的就是把参议院之前通过的法案版本切割成不同部分,这是众议院共和党人所赞同的。众议院将分别就不同的部分进行最终表决,——援助乌克兰、援助以色列以及援助印太朋友。 该方案还包括第四个部分,这是很多共和党人的优先事项,而民主党人也支持,或者至少能够接受。这些条款包括建议允许美国使用被扣押和冻结的俄罗斯中央银行资产来重建乌克兰;对伊朗、俄罗斯、中国和走私芬太尼的犯罪组织实施制裁,以及如果中国公司字节跳动一年内不出售其在视频分享应用软件TikTok中的股份,该平台有可能被封禁。 众议院外交委员会的首席民主党成员格雷戈里·米克斯(Gregory Meeks)说,这次表决向世界和盟友显示,“我们将与他们站在一起,并确保我们会给他们支持和他们需要的援助,我们在意人道主义关切。” 他补充说,他在自己26年的众议院生涯中,从来也没有见过一个党会像民主党人本周所作的那样去帮助另一个党。 米克斯说:“这只是显示共和党人管理不了众院和众院院会,做不成事。” 即使是支持这些程序的共和党人也对这种结果深表失望。 “我感到关切,”来自蒙大拿州的共和党众议员瑞安·津克(Ryan Zinke)说。“这反映了国内的分歧:要给多少援助?”他对程序性的步骤投了支持票,然而还对这一程序感到不满。 预计众议院将在周六逐一表决通过各项议案。这种做法要求约翰逊必须为每一项议案结成复杂的跨党联盟,以确保批准对乌克兰的援助。比如说,虽然民主党人支持援乌,但是一些左倾进步派议员因为加沙的破坏而拒绝支持军援以色列。不过,杰弗里斯说,多数民主党人周六将投票支持援助乌克兰、以色列和亚太盟友的方案。 这些不同的部分随后将自动结合成一部法案,送交参议院。按照美国的立法程序,一部法案必须由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文字相同的版本,才能送交总统签署成法。在参议院,强硬派的共和党人也已经在计划采取程序性的举措,以拦阻这部法案的最后通过。
(本文依据了美联社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