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经济关系左右着抵制或不抵制北京冬奥会
Voice of America
尽管中国和国际奥委会推介奥运会是个中立的赛事,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政治争议以及抵制在星期五开幕式前几个月就已经登场。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沉浸在政治纷争之中。
抵制的支持者,包括人权团体,呼吁人们关注北京对台湾、对香港的反北京抗议者,对新疆以穆斯林为主的维吾尔人的强硬政策。
不过,有分析人士说,很多发展中国家,尽管有政治分歧,仍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因此派官员和运动员到北京。
澳大利亚认为,中国践踏人权,拒绝就贸易和外交纠纷举行谈判,因此决定不派政府官员出席2月4日至20日的北京冬奥会。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去年12月初宣布了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决定,成为公开宣布外交抵制的十几个国家之一。
大多数外交抵制的其他国家跟澳大利亚一样,素来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表示关注。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富,能抵御任何经济报复。美国去年12月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加拿大、新西兰、日本、台湾以及大约10个欧洲国家紧随其后。尽管政府官员不出席,这些国家仍然派他们的运动员角逐冬奥会。
华盛顿的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黑考特(Scott Harold)说,“在欧洲,我认为很重要,在美国、在澳大利亚,人们的确非常关注人权”,“这并不是抽打中国的棍子,或企图围堵中国的崛起。这实际上至少事关践行你所说的指导你政体的价值观。”
在奥运会100多年的历史中,六届夏季或冬季奥运会曾被一些国家抵制。
北京的官员认为,外交抵制是体育和政治不恰当的混为一谈。去年12月,他们誓言要对美国进行报复。
中国国营的中国日报称,美国外交抵制冬奥会“严重违背奥林匹克宪章确立的体育运动政治中立原则,将作出坚决反制。”
中国否认践踏人权的指责,称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呼吁抵制的原因是“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基于谎言、谣言,试图干扰北京冬奥会”。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