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争夺全球影响力,中国操起一种廉价而有效的工具—制造虚假信息
Voice of America
美联社在星期六(9月28日)发表的一篇专题报道中指出,传播虚假信息已然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传媒对外宣传、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廉价而有效的工具。
报道特别提及主导对华政策的美国副国务卿柯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两年前出国访问时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
2022年坎贝尔在担任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的时候曾前往所罗门群岛访问,以抗衡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活动日趋频繁的势头。一天早上他在酒店中醒来,赫然在当地媒体上看到一篇长文,讲述的是美国在乌克兰设立和经营生化实验室的谎言故事。
尽管美国政府一再对这一由俄罗斯最初散布的虚假信息进行了否认和驳斥,但是中国遍布全球的大外宣宣传机器却像捞到了稻草一样,卯足了劲迅速传播和放大这一谎言。
坎贝尔今年七月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特别谈及他亲身经历的这段往事,强调这就是“明显有效的俄中虚假信息”的一个例证。
从那时算起,两年时间过去了,但是互联网上仍然充斥着同一个谎言。美联社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为重塑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观感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中国政府为此每年耗资几十亿美元。现在在人工智能(AI)的帮助下,中国制造的虚假信息变得更加复杂,更容易误导人们的认知。
中国的做法已经引起美国情报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的关注,华盛顿发誓要全力打击任何企图影响11月美国大选或损害美国利益的行动。
中国使用的惯常手法就是利用伪装成合法新闻机构的网站,发表有利于中国形象和利益的报道,很多说法基本上就是复制北京官方声明或立场。
美联社说,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顾问香浓·范·桑特(Shannon Van Sant)追踪了几十个看似新闻机构的网站,其中一个网站模仿纽约时报,字体和风格可以以假乱真,而网站上的文章都是一些强烈亲中的内容。
范·桑特然后查询该网站的记者信息,却什么信息都找不到。记者的姓名与已知派驻中国或在中国工作的记者的姓名根本对不上号,而且他们文章配发的照片存在明显以人工智能生成的痕迹。
“操控媒体说到底是对读者和观众的操控,而这会伤害民主和社会,”范·桑特对美联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