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复、双边协议触礁 2022年欧中关系走向何方?](https://gdb.voanews.com/F0CFAE10-C32B-4571-B3CB-70BE59927BB2_w1200_r1.jpg)
中国经济报复、双边协议触礁 2022年欧中关系走向何方?
Voice of America
立陶宛因强化与台湾关系而遭中国经济报复后,欧盟1月27日宣布,已在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提起诉讼。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也表态,若北京不撤销对欧盟的制裁,欧中投资协议恐难重启。观察人士分析,北京对欧盟小国的经济报复终将反噬,再加上若未积极改善人权,很难期待欧中关系出现大幅度的改善。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立陶宛政府去年同意台湾在其首都维尔纽斯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后,北京随即对其采取一系列的贸易禁令措施,使得去年12月仅约380万美元的立国商品获准进入中国港口,比前年同期暴跌超过九成。其中,对中一度出口最高的未锻造铜锌合金和杉木等木制品都遭封锁。
针对立陶宛和中国的经贸争端,欧盟已一状告上世贸。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指出,这是审慎评估后的举措,欧盟认为目前除了寻求WTO解决双边争端之外,别无他法。
对此,位于德国中南部符兹堡市符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Wurzburg)的中国商业与经济系主任费雪(Doris Fischer)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欧洲重要的经济伙伴,但随着北京经常将经济压迫与政治争端绑在一起,对欧盟已然构成严重挑战,在此前提下,布鲁塞尔在WTO机制下解决争端是最适合的方式。
费雪说:“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至少可以为这场已经到来的经济冲突找到解决方案。虽然情况有些困难,不过我认为(欧盟)各国在其外交政策上本就拥有自主权,但欧盟有责任处理贸易纠纷。”
尽管WTO仲裁过程旷日废时,可能得等上数年才有结果,不过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目前人在台湾、前欧洲议会政治顾问费任茨(Zsuzsa Anna Ferenczy)的分析指出,欧盟的强烈回应等同正告北京:对欧盟单一国家的经济威吓就是对整个欧盟市场的攻击。
学者:经济报复恐恶化欧中关系
在“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成为欧洲第一个以“台湾”名义成立的代表处后,中欧小国斯洛文尼亚总理扬沙(Janez Jansa)本月中接受印度媒体访问时也语出惊人地表示,正与台湾洽谈互设代表处。他还说,台湾应该自行决定与中国的关系。
斯洛文尼亚是否仿效立陶宛,允许台湾正名,以“台湾”而非“台北”为名设立代表处,目前尚未明朗,但扬沙的发言已引发北京的强烈反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月19日称扬沙的言论“危险”,对此“深感震惊并强烈反对”。
而中国企业似乎带头报复,根据斯洛文尼亚新闻社(Slovenian Press Agency)报道,斯洛文尼亚-中国商业委员会(Slovenia -Chinese Business Council)表示,中国合作伙伴已“终止合同、并退出已达成的投资协议”,让斯洛文尼亚商业团体担心,他们可能步上立陶宛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