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染疫数字无法反映真实 民众判断疫情全凭“感觉”
Voice of America
中国放宽清零的防疫政策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自12月14日起停止公布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然而,即使是有症状感染者的数字也已无法令中国民众信服,因为存在太多“黑数”。中国民众对于疫情的判断现在要全靠自己的“感觉”,而非科学依据。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每日更新的数字应该包括重症率和 ICU(加护病房) 占床率,这可能会是另一个有用的指标,比较能真实反映现况并做好提前部署。
中国卫健委宣布,自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确诊者的数据,因为目前实行“愿检尽检”(愿筛检的人都尽可能为他们筛检),但很多无症状感染者都不再参加核酸检测,因此无法准确掌握实际染疫人数,所以很难计算。
但是,即使是有症状感染者的数字,也让很多人觉得并不真实,因为中国在放宽防疫措施后,官方公布的染疫人数不但未如很多专家学者预估的“大爆发”,反而“连日下降”。
中国国家卫健委12月13日通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7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181例。在14日停止公布无症状确诊者之后,14日通报的本土有症状感染者是2249例,15日是1944例,数字越来越低。15日的通报则是2091例。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就曾在微博发文表示,现在各地核酸检测量锐减,许多感染者已经统计不上来了,卫健委通报的每日新增感染数字显然“严重失真”。
数字失真
南华早报前总编辑王向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卫健委公布的染疫数字也许只是真实数字的一小部分。他表示,中国政府现在取消了强制性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让很多居家检测阳性的人都不愿意上报,因为他们还是会担心被拉到方舱医院去隔离。其次,中国大陆不像香港有一个很好的网上登记制度,让感染者可以在居检阳性后就直接上网登记通报。这些因素加起来,使得中国染疫数字失真,每日更新的染疫数字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又有误导性。
事实上,不只中国连日下降且为数不多的确诊数字跟很多其他国家比起来不成比例,也跟中国民众实际感受到的情况完全不同。
一名30岁住在广州的马拉松跑者许先生就对美国之音说,政府在没有充足准备下忽然松绑防疫措施,令疫情呈几何式的爆炸增长。他说,广州地区的情况十分严重,很多地方的药品和快筛都严重不足,退烧药“布洛芬”也完全断货,连柠檬都掀起抢购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发热门诊全被挤爆,惹得天怒人怨。
医院爆满
中国南方日报14日报道,广州市妇儿中心每天的门诊量在三天内从400人次增长到1000人次。上周末两天,儿内科发热门诊的就诊量明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