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市“国进民退”? 观察人士:稳定市场,惟荣景不再
Voice of America
综合中外媒体近日的报道,有政府资金背景的国企和央企近期积极抢进房地产市场,不管从土地竞标数、得标金额或是入股民企的并购案件数来看,都显示中国的房市和房地产产业可能出现“国进民退”的趋势。对此,市场观察人士解析,中国曾有过的房地产荣景,已不复存在。他们说,国企、央企大举抢进,对疲软的中国房市短期是项利多,能够稳定市场、促进消费信心,但中国政府若过度干预,恐不利地产界的长期发展。
中媒《第一财经》周三(6月8日)引述房地产平台“克而瑞”的数据报道,曾在土地拍卖市场大肆收购的民营房企,1-5月拿地比率仅占1成,国企和央企反成今年土地市场的“顶梁柱”。其中,得标金额前50名的房企中,国企及央企的占比达74%,对比民企,优势明显。
中国地产平台《乐居财经》6月2日也报道称,“国家队”已是近期竞标北京与上海等地土地拍卖的主力。以北京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该市本月初大规模土拍的房企总计30家,但其中民企仅4家,占比不到二成,以竞标结果看,包含华润置地、中建等央企与国企都是收获丰硕。
另外,美媒《华尔街日报》6月1日的报道则聚焦广州市,报道称,该市于5月初的首轮集中供地拍卖会共释出18块住宅用地,最终成交17宗,其中国企、央企及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共拿下14宗,显示中国房产市场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
房企“国进民退”恐垄断九成房市?
《华尔街日报》引述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 的分析指出,国企开发商约占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销售额的15%至25%,他们近期透过炒底,逢低买入优良资产,目的在增加自身的收益,而非拯救民企。该报道也引述香港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陈志武的预测称,中国民营房企遭不断挤压,2年内,恐被挤出中国市场。
陈志武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尽管国企普遍给人缺乏效率、创意和市场反应太慢的形象,但中国房地产业正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包括严苛的清零政策、经济下行以及地产龙头恒大等企业陆续爆发债务危机等,再加上,民营房企也面临银行及政府资金取得不易等困境下,他预测中国房市“国进民退” 的趋势恐将持续,且国企和央企开发商在中国房产销售所占的份额也可能激增至八、九成。
陈志武说:“我觉得,未来(国央企的房产销售份额占比)80%都有可能,甚至于90%。现在官方并没有明确的政策要把民营地产公司挤出去,但是实际效果是这样。不管是银行还是债券市场,都不太敢给民营企业提供支持,所以,我们最近2、3年看到,越来越多的民营房地产公司出现债务违约,被卖掉或是关掉,这个趋势我看不出来会有根本性的扭转。”
但中国青岛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院长易宪容认为,近期房市的国进民退趋势只是短期现象。他表示,去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达17多万亿人民币(约2.6万亿美元),绝非国企或央企有能力垄断的庞大市场,而且就算是国企和央企也可能像恒大一样出现债务风险。因此,他推测,近期的“国进民退”现象,只是政府出手,避免房企债务风险扩大的短期现象,绝非长期趋势。
易宪容告诉美国之音:“能保证这些国有企业没有债务风险吗?他们经营效率(比民企)更低,(经营)有可能问题更大,只是现在,他们把当前这些可能马上爆发出来的危机压下来。(国进民退趋势)肯定不久,因为这一定会出大问题,国有企业接房地产这么大的盘,国家没有能力接下去,可能用时间换空间,把危机推后,其实隐藏更大的危机在后面。”
以具有上海国资背景的中国地产巨擘绿地控股为例,该公司5月27日公告,有一笔本金总额4.88亿的美元债即将于6月25日到期,正与债券持有人征询展延。绿地背后的大股东之一便是上海市政府,虽是国企,但也一样陷入财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