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央行锚定国债发钞 分析指恐引发恶性通胀
The Epoch Times
近日中共财政部正式宣布支持央行下场买卖国债,同日晚,中国人民银行(中共央行)称,要在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买卖。这意味着中共货币政策要发生重大转变,相关消息立刻引发关注,“中国版QE(量化宽松)终于还是来了”等评论成热议话题。
所谓二级市场,即股票市场。对中共央行要直接下场买卖国债,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人民币从锚定美元变换为锚定国债,同时把过去违规增速印钞的行为合法化,下一阶段人民币的增发量可能会更大,中共政府发国债缺乏制衡,恐引发恶性通胀。
不久前,中共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文称,“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同一天,中共央行负责人对媒体表态称,“央行在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早在3月末,中国媒体就报导称,党魁习近平在去年10月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共央行应逐步增加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
这次央行直接购买国债引发最多的讨论是“中国版QE(量化宽松)终于来了”。北美投资顾问Mike Sun对大纪元表示,中国房地产爆雷造成经济下滑,中共央行寻求刺激经济的政策,但是目前央行的存款准备利率约7.0%,依靠降准来释放流动性的空间很有限,当局模仿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金融政策,试图套用中国版QE这种非常手段,把长期利率压下去,引导资金进入股市、债市,刺激经济,但从日本的经历来看,效果不显著。
而中共官媒声称,央行买国债不是中国版QE,也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
Mike Sun认为,当局不承认开启“量化宽松”是不敢违背习声称的“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的说法;另外,明确宣布“货币宽松”会加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对于中共正式宣布央行下场买卖国债的主要意图,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说,中共政府已陷入依靠增加人民币基础货币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但同时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
“从去年到今年,人民币的广义货币M2的增速都保持在两位数的百分点左右,但是,我们没看到经济增长有大的改变。”他说,“其原因是很多资金并没有流入真正需要资金的行业,例如中小微企业,一些制造业,一些民营企业等急需资金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