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许成钢博士(2):谈人工智能也过不去的坎](https://gdb.voanews.com/6CF9859E-01CA-4B5F-AB28-10B7067B1FCC_cx0_cy6_cw0_w1200_r1.jpg)
专访许成钢博士(2):谈人工智能也过不去的坎
Voice of America
199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许成钢教授多年来研究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及其转变的问题。他认为,当今中国的很多重大问题,从人民切身福祉到社会发展走向问题,都可以从经济政治制度的视角获得很好的解释。这种问题也包括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为什么看似发展势头迅猛但其实名不副实。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作为经济学学者,许成钢博士认为,谈经济假如回避或忽视制度问题便会陷入文不对题、似是而非、不知所云的境地。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他以源自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提法为例说,这种提法太缺乏解释力,因为它完全不能解释为什么前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国家长期陷于中等收入陷阱,而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却可以前行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在许博士看来,中国如今回避宪执政民主这个制度问题谈中等收入陷阱也是文不对题的无稽之谈和空谈。
与此同时,近年来,在中国国内外很多观察家看来,中国当局越来越多地向全世界传达一种信息,这就是,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仁不让的榜样、领先者、领路人、指导者,以及世界新格局的塑造者。在许成钢博士看来,这种常常招致西方发达国家反感、甚至招致发展中国家反感的姿态或心态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中国当权者的糊涂或头脑发热,更好的解释还是制度的解释——是制度决定了是这样的人而不是那样的人可以成为中国的领导人;是制度决定了领导人会有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言行;假如不从制度上理解,其言行就是不可理解的了。
在许成钢博士看来,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战略有政治制度的制约问题,在某些具体的技术行业发展方面,制度的制约也是不可否认、无法回避的。在这方面,当今中国得到国家大力加持、看似很红火的人工智能产业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那么,制度的变革是否可以循序渐进?在这个问题上,许成钢博士信奉他的导师、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雅诺什的观点,这就是,并不是所有的改革都是可以渐进的。不能渐进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但很多的人一直不明白。许博士在采访中就此提出了简明扼要的说明。
以下是许成钢博士接受美国之音采访记录摘要的第二部分。许博士表达的观点是他的个人观点,不代表美国之音。
制度制约使人工智能弱智
金哲问:说到人工智能,近年来许教授发表了不少文章,表示不认同中国和俄罗斯把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先地位视为可以决定其国家在全世界的地位乃至生死存亡。您强调中国面对最大的问题是制度问题,不是一揽子的技术问题。因为一两项技术是不是全球领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民经济是不是整体领先。您说这些话之后好几年过去了。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您认为您的话还立得住嘛?为什么?
许成钢答:我这话应该还是立得住的,因为我说的就是历史。历史很长,从我说的到现在才是历史上短短的一瞬间。历史就是我们刚才刚说过的,历史上迄今为止的发达国家只有一类制度,没有另外的制度能变成发达国家。
人类社会上产生出来的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和别的经济体能区别开,实际上历史都不长,都是从第一次产业革命起。从第一次产业革命到现在正在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多,第四次了。所有的产业革命,革命的发生地都是同一类的制度,这就是英美的制度。甚至连其他的资本主义制度里都不产生产业革命。所以只有这样的制度才发生最前沿的技术带动经济整体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