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军事】质疑中共能否在几秒钟内击毁F-22
The Epoch Times
高超音速导弹的精确制导对中共来说一直是一个问题,于是中共动起了高超音速导弹红外制导的歪脑筋。
这条消息最早出自《南华早报》援引一份研究报告的报导,乍听起来很有爆炸性。报导说,有中共军事专家称,“如果F-22在近处发射导弹或投下炸弹,地对空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在几秒钟内追上并摧毁它。”
《南华早报》援引的报告出自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网络刊物《空天防御》,该刊物于去年12月22日发表了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的一篇题为《适用高超声速飞行环境的超声速气膜冷却光学窗口研究进展》的报告。但是我们看到,这篇报告的摘要所表达的意思是,为了解决高超声速精确打击武器研制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需要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
仅凭一篇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就断定在该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并以此为依据证明中共领先美国数年时间拥有高超音速导弹热寻的技术,未免有些牵强。
实际上,几十年前欧美就已经广泛开展高超音速气膜冷却相关领域的研究了。1988年7月,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学大会,就有题为《高超音速薄膜冷却效果和航空光学效应》的文章,这篇文章开发了一个用于薄膜冷却效率的相关参数,提出了计算薄膜冷却流场引起的孔径误差和解决图像模糊航空光学效应的计算方法。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美国和西方同行相比晚了几十年的时间。
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1,000英里,并且可以在几分钟内从太空攻击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在稠密大气中的高超音速导弹也能以5马赫以上的速度飞行,这个速度比任何飞机的速度都要快。因此在不同高度飞行的高超音速导弹,如果同时具备红外制导功能,将在进攻中有可能占有一定优势。
但是高超音速导弹,因其本身高速运动时与空气摩擦会产生热量,特别是迎风面的温度会非常高。当导弹内置的红外探测装置工作时,由于导弹自身的温度可能比目标的温度还要高,以至于目标的热信号会被背景噪音淹没。由于没有任何玻璃材料能承受得住极度的高温和冲击波,红外窗也会碎裂。薄膜冷却的方法就是在红外窗前放置一个吹气装置,产生一层薄薄的冷空气膜,以减少玻璃上的热量,使红外窗表面温度降低到红外探测装置能够工作的范围。
《南华早报》的报导显示,中国研究人员认为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进展都不成功,而中国研究人员设法将40个微涡流发生器,也就是微小的扰流叶片放进空气冷却装置中,以产生能够干扰湍流的气流,来解决红外窗散热问题。虽然这些研究貌似取得了某些试验进展,但是仍然没有脱离试验研究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