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零”致地方财政困难 中国闹“气荒”民众挨冻
Voice of America
中国今冬大部分地区持续受到寒潮侵袭,多个省市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温。然而,北方地区民生供暖不足使老百姓怨声载道。有分析认为,天然气价格上升使供暖单位压力大增,而清零下地方政府财政失衡导致情况雪上加霜。
入冬以来,河北省气温骤降,中北部最低温降至零下15度或以下。保定市何桥乡蔡桥村年过60岁的蔡先生对美国之音表示,与往年相比,这次寒潮非比寻常。
蔡先生说:“这次从夏季到秋季的时间段很短。冷天来得比较早。冷的时间相对长,维持在零下十多度。突然一下子温度降了十多度,所以说,这个气候是十分不正常。”
综合中国媒体报道,河北邢台与邯郸等多个县自入冬以来,频繁出现天然气不定时断气现象,严重影响民众日常生活。有关人士相信,这是上游供气单位和下游公司之间出现利益纠葛,最终让民众承担“挨冻”的代价。
“农村实内空间特别大。封闭不严。天气越冷,用气的量会大量增加,供气可能出现不足。(断气时)实内室外都没啥差距,都是零下十多度。水都沏不上。对生活影响是很大的。没办法只能用电炉来取暖。断电的时间不会很长,因为时间太长了对居民的生活影响太大了。”蔡先生说。
2017年中国强制实行“煤改气”
2017年,为了改善雾霾的状况,中国多个省市实行禁止或减少烧煤取暖,改用天然气或电。蔡先生说,事实证明,天然气尚未能全面代替烧煤。
蔡先生说:“以价格来说,烧气可能比烧煤花钱还要多,但是取暖的效果不如煤效果好。(煤)释放出来的热量要比燃气充足,屋里面的温度相对好一点。当年实施煤改气的关系,居民家里储存的煤必须让政府拉走,不让你在家里留存。也不允许别人卖。”
1月下旬,黑龙江部分地区连续数天出现极寒天气,漠河市气温一度跌至零下53度,打破1969年以来最低温纪录。连日来,佳木斯市晚间气温只有零下35度左右。
年约50岁的当地居民马女士对美国之音表示,在供暖不足的情况下,晚间民居室内温度最低只有17、18度,居民向供暖单位查询,对方表示无能为力。
马女士说:“热力公司回答说,‘外头太冷了,‘回水’特别凉,加温加不上来。’大家没有办法只好挺着。像农村自己取暖,自己烧柴的话还可以自行调整,但是集体供热的话,人家给你供什么温度,你就得接受什么样的温度。有心血管病的人受到很大影响。再不满意也没办法。钱给它了,它不给你商品,你也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