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了,甄嬛的“是非”扯不清
Beijing Daily
“这剧把我看惨了,看傻了,看痴了。看得我郁郁难解,不抒怀一次不能畅快。”这是10年前,网友给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写下的短评。那时可能很少人会想到,10年后,《后宫·甄嬛传》的热度不仅没降低,反而出现了“甄学”“甄嬛体”,网友们甚至将11年前的首播日(11月17日)称为“甄嬛节”。 对于《后宫·甄嬛传》,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一方认为,它过度娱乐化,全剧无好人。主角本是懵懂少女,在后宫中逐渐蜕变成权术高手,名义上是“大女主剧”,但剧中的女性并未觉醒,崇拜的依然是腐朽的封建男权文化,追捧这样的电视剧,属是非不清。
另一方认为,它揭露了封建后宫的真实状况,对于今人认识历史有帮助作用,且全剧情节曲折、制作精良,堪称良心之作。
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可以并存。不应忽略的是:《后宫·甄嬛传》电视剧不仅在国内反响大,在国外也被热捧,先后在美国、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播放。这么多人喜欢它,难道大家都“是非不清”?这样的“是非”,也许是自我设限,而非客观标准。
时代需要创新,而创新注定不完美。每一代人都难免用挑剔的眼光看下一代人,很少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先了解基本事实。《后宫·甄嬛传》能成功,因为它不可替代,盲目争论它好不好,不如多想想,如何用更好的东西替代它。
本文前半部分将对《后宫·甄嬛传》涉及的历史做一个大概介绍,最后给出个人的一些思考。
《后宫·甄嬛传》最引争议处,是于史无据,连“嬛”的音都发错了。“嬛”有三音,在琅嬛(天帝藏书处,也代指仙境)中读如“环”,指女子娇柔美貌时读如“宣”,此外通“茕”字,读如“穷”。所以,剧中甄嬛应读如“甄宣”,皆误成“甄环”。
甄嬛故事背景设在清代雍正朝,与史籍有冲突。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