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輕鐵系列②/乘輕鐵屯門天水圍賞藝尋味
Ta Kung Pao
踏入2022年,不少人都會思考新一年的目標,走到戶外,享受一下陽光帶來的溫暖,同時為新一年訂下新目標吧!今期「香港輕鐵系列」第二篇,記者坐上輕鐵751線,遊走屯門、天水圍,走過屯門公園、充滿藝術氣息的屯門河兩岸、洪水橋等;當然,少不了嘗試不同地區的美食。\大公報記者 許詠妍(文、圖)
洪水橋站
在「香港輕鐵系列」開篇,記者介紹過洪水橋這個站的「偽日本鐵路」打卡位。除了可以在輕鐵月台候車位打卡外,每逢周末都會有很多人前來踩單車。此站設有單車徑,不過由於多接近民居,所以不少居民飼養了狗隻,要有心理準備,否則會突然被狗叫聲嚇倒。
澤豐站(屯門河)
乘坐輕鐵751線可以從屯門站抵達澤豐站,這是屯門區的核心地帶,而這裏充滿藝術氣息,原因是早前藝術推廣辦事處推出「非凡!屯門河」計劃,邀請了6組香港藝術家陳濬人、陳韻淇、羅曉騰、黃卓健、耳製涼房(鄭淑宜及梁嘉賢)及La Belle Époque(吳斯翹及張慧敏),為歷史悠久而且富有地區特色的屯門注入新動力。
在屯門河的兩旁放置了不同種類的藝術品,主題緊扣着社區,當中包括雕塑、城市傢具、編織藝術,甚至富有音樂元素的互動裝置,為河畔地帶換上新貌,而且一步一驚喜。其中一件作品《沓潮津波》,結合三維動態雕塑隨風力轉動,或受觀者撥動,繼而浮現層層疊疊的水波紋,甚是特別。而記者尤愛編織藝術作品,當中的《與貓為畔》作品啟發自人貓共融的概念,在屯門河畔設置一系列由陶土手捏製成的貓雕像,藝術團隊定期為貓雕像換上新衣,看見「衣服」總是新簇簇,看得出途人的愛惜和保護,而且每一件衣服穿在貓雕像身上,甚是可愛。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