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 色/肉鬆的品格\判 答
Ta Kung Pao
流水的零食線,鐵打的肉鬆界,這是我長大後才明白的道理。就好比是娛樂圈,花無百日紅,主角既能一夜爆火,也能瞬間銷聲匿跡;但配角卻往往是默默無聞、樹大根深,等輪迴了幾圈,人們的記憶中,反而是他們形象最鮮明。
肉鬆,似乎也是一樣的道理。小時候並不喜歡這樣食材,一方面是它「沒能力」自成一派,另外呆在視角盲區,容易良莠不齊,動輒就是油膩鹹齊上陣,什麼瓷實的感官也經不起這份折騰。後來到香港留學工作,第一次見到了「美珍香」,才知道肉鬆的品質等級,完全不在誰之後,早餐塗麵包,午飯配白米,香得恰到好處,脆到福至心靈,一罐在手,頓頓無憂。再後來,內地點心業一路狂飆,從食材到價格都好像坐上了火箭。於是曾經毛茸茸、不起眼,還有股吊兒郎當氣質的肉鬆,竟然又成了唯二不變的配角。朋友們在一起感慨,這東西生命力真頑強,零食起家,混入民間,在無數甜品店裏落地生根,如此八面玲瓏,怕是也沒有第二個了。
在內地把肉鬆帶火的,當屬中式點心「鮑師傅」。這位從老北京走出的手藝人大概也沒想到,之後數年,直到今天,很多城市的人都願意為他的一塊「小貝」,排隊排上幾小時。鬆軟的蛋糕體中間塗上奶油醬,在新鮮的肉鬆中滾一圈出場,就能心滿意足。也是從那時開始,定睛一看發現肉鬆真是無孔不入,何止甜品界,連正餐都已被它席捲了。隨便打開外賣軟件,早餐的肉鬆飯糰以壓倒性的優勢長居銷量榜首,就連號稱增肌減脂的粗糧飯上,都會有它們清淺走過的痕跡。而如今的肉鬆,確實已不似當年那般,緊實美好,從頭到尾都是酥脆的體驗,甚至能吃到豬肉的新鮮感。一轉身,我就為肉鬆倒戈了。
More Related News